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2613  402621  402627  402631  402637  402639  402643  402649  402651  402657  402663  402667  402669  402673  402679  402681  402687  402691  402693  402697  402699  402703  402705  402707  402708  402709  402711  402712  402713  402715  402717  402721  402723  402727  402729  402733  402739  402741  402747  402751  402753  402757  402763  402769  402771  402777  402781  402783  402789  402793  402799  402807  447348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试题详情

4.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答:

试题详情

3.简要回答问题。

(1)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

试题详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试题详情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试题详情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在古诗中有不少咏莲的名句。结合课内外的积累,试写出两句来,多答加分。

②作者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我的观点:

试题详情

4. 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喜爱的原因。

我最喜爱的花是:           我喜爱的原因是:              

试题详情

3. 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他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我的理解:

试题详情

①可爱者甚蕃          ②濯清涟而不妖         ③不蔓不枝        ④陶后鲜有闻  

2. 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花之隐逸者也   D花之君子者也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