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3615  403623  403629  403633  403639  403641  403645  403651  403653  403659  403665  403669  403671  403675  403681  403683  403689  403693  403695  403699  403701  403705  403707  403709  403710  403711  403713  403714  403715  403717  403719  403723  403725  403729  403731  403735  403741  403743  403749  403753  403755  403759  403765  403771  403773  403779  403783  403785  403791  403795  403801  403809  447348 

8.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8分)

  (1)2008年6月3日,奥运圣火传递到巴渝大地,你所在班级举办“传圣火,迎奥运”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①请结合“传递圣火”主题,拟一则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的宣传标语。(2分)  宣传标语: 

  ②请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2分)   递圣火,巴渝大地       迎奥运,华夏子孙     

    (2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你班开展“读名著,说名著”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①请说出《水浒传》中鲁智深的绰号以及某一个相关情节。(2分)  绰号:       相关情节:

试题详情

7.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顾客:厂长,贵厂生产的毛巾,那上面的蝴蝶可是栩栩如生呐!  厂长(惊喜的):是吗? 顾客:我洗脸时,那蝴蝶竟扑到我脸上来了!             该顾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试题详情

6.下面一段话的顺序被打乱,调整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江中没有桥墩,对于过船、过水,当然好得多。 ②现在的郑州黄河铁路桥,长约三公里,河中有 很多桥墩。

③将来一定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大桥。  ④这样长跨度的桥,一定也是很高的,最适宜于跨海。

⑤但到将来,像这样的长桥,或者更长的桥,如果有需要的话,只要一个桥孔,就可跨过江了。

A.③②①④⑤     B.⑤③①②④     C.③②⑤①④    D.⑤③①④②

试题详情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2008年娄底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题卷(语文)第1页(共6页)
 
A.春晖中学在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时,开展话说“嫦娥奔月”。 B.今年春节前后各大媒体详细报道了抗击冰雪灾害的感人事迹。 C.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抵达大陆后,受到了大陆人民的亲切欢迎。

  D.藏独分子的言论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歪曲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事实。

试题详情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赋闲:没有职业在家闲着。这里指失业在家。)

  B.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降临到他们身上。(和平:指没有战争的状。)

  C.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锤炼: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D.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这里借指文学才华。) 

试题详情

3.句式,以任何一种职业或职务开头,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2分)

  例句:教师好比蜡烛,虽然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仿句:                                   

试题详情

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此何遽不为福乎?        

之三:实战演练

试题详情

6.解释下列文言短语中的黑体词。

天雨墙坏:           智子疑邻:        人皆吊之:           人皆贺之: 

大亡其财:           亡而入胡:        将胡骏马:           居数月: 

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        死者十九:           以跛之故:

试题详情

5.回顾课文,回答问题。

(1)《龟虽寿》中用神龟、腾蛇这些长寿之物对吟咏“老骥”和“烈士”有什么作用? 作用:                                                 

(2)宋国富人智子疑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原因:                                                      

(3)我们从塞翁“丢马”“得马”和“折其髀”“父子相保”等事件中发现了什么道理? 道理:                                               

(4)我们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哲理? 哲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