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1723  421731  421737  421741  421747  421749  421753  421759  421761  421767  421773  421777  421779  421783  421789  421791  421797  421801  421803  421807  421809  421813  421815  421817  421818  421819  421821  421822  421823  421825  421827  421831  421833  421837  421839  421843  421849  421851  421857  421861  421863  421867  421873  421879  421881  421887  421891  421893  421899  421903  421909  421917  447348 

对联,又称对子。它采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按照字音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语句构成,表达相反、相关或相近的意思。它分上联和下联。

它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联里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欣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

试题详情

3、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对联专题

试题详情

2、会赏析对联,明白对联的写作技巧。

试题详情

1、了解对联的起源、及特点。

试题详情

暑假专题:对联

试题详情

10.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判断无误的一组是            (   )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 (1)对偶、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比喻

   B. (1)对偶、讽刺  (2)比喻  (3)引用、夸张  (4)比喻

   C. (1)夸张、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夸张

   D. (1)对偶、夸张  (2)夸张  (3)引用、比喻  (4)象征

试题详情

9. 选出和例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项      (   )

  例句:我猜他把那封信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A. 一面又很为我的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 在有些文章中,万里长城成了攻击秦始皇的炮弹。

   C.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

   D.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

试题详情

8. 与“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

   B.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C. “你教的‘子曰诗云’么?”他惊奇地问。

   D.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E. 他深知这个道理: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试题详情

7. 下列语句中运用比喻不妥的一句是          (   )

   A. 他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 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

   C. 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传来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 她突然看见山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试题详情

6. 选出与“蟹白栗黄,备极护爱”修辞方式相同的一句     (   )

   A.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 操刀挟盾,猱进鸷击

   D. 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