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5462  435470  435476  435480  435486  435488  435492  435498  435500  435506  435512  435516  435518  435522  435528  435530  435536  435540  435542  435546  435548  435552  435554  435556  435557  435558  435560  435561  435562  435564  435566  435570  435572  435576  435578  435582  435588  435590  435596  435600  435602  435606  435612  435618  435620  435626  435630  435632  435638  435642  435648  435656  447348 

48、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方括号中是古人注解),读后答题。(15分)(1988年全国高考题)

甲.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注:使酒,因酒纵性谓之使酒。近,谓亲近天子而为大臣。]至,留邸(①a)一月,见(①b)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注:谓窥见陛下深浅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乙.以一人之誉而召季布以一人之毁而遣季布天下将窥其浅深虽然何病人主威福之大权,岂以天下莫能窥为不测哉!布之悻悻于罢去,而仰诘人主以取快,其不足以为御史大夫,明矣。使酒难近之实,自露而不可掩矣。文帝之失,轻于召布也,非轻于罢布也。慎用大臣而不吝于改过,闻人之言,迟之一月,而察其非诬,默然良久而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所以养臣子之耻也,非惭也。如(①c)其惭邪,抑(①d)以轻于召布而愧其知人之不夙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①对下列多义词,分别选出符合文义的解释。(4分)

a邸

(A)国舍(B)旅馆(C)停留(D)达

答()

b见

(A)进见(B)知道(C)显露(D)被

答()

c如

(A)好象(B)或者(C)假如(D)将要

答()

d抑

(A)发语辞(B)而且(C)还是(D)只是

答()

②选出“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的正确解释。(2分)

(A)这个人一定有利用我来欺骗陛下的意图。

(B)这个人一定有人为我欺骗陛下的想法。

(C)这一定是有人利用我来欺骗陛下。

(D)这一定是有人认为我欺骗陛下。

[答]()

③选出“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的正确解释。(2分)

(A)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到这件事后,就有办法窥测陛下的深浅了。

(B)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到这件事后,有的会据此窥测陛下的深浅。

(C)我担心天下的人,知道或听见这件事的,就有办法窥测陛下的深浅了。

(D)我担心天下知道或听见这件事的人,有的会据此窥测陛下的深浅。

[答]()

④选出“布辞之官”的正确解释。(2分)

(A)季布拒绝回到河东太守任上去。

(B)季布辞别文帝回到河东太守的任上去。

(C)季布辞去了河东太守的官职。

(D)季布推辞了文帝封他的河东太守这个官职。

[答]()

⑤从司马迁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对季布和文帝的看法,王夫之的看法与他不同。两者的差别有四种说法,选出正确的一种。(3分)

(A)司马迁认为季布刚直敢言,文帝缺乏主见,但知过能改;王夫之认为季布偏狭任性,文帝知过能改,只是改过太迟。

(B)司马迁认为季布刚直敢言,文帝缺乏主见,又文过饰非;王夫之认为季布偏狭人性,文帝知过能改,只是知人太晚。

(C)司马迁认为季布刚直敢言,文帝缺乏主见,又文过饰非;王夫之认为季布偏狭任性,文帝知过能改,只是改过太迟。

(D)司马迁认为季布刚直敢言,文帝缺乏主见,但知过能改;王夫之认为季布偏狭任性,文帝知过能改,只是知人太晚。

⑥给画“---”线的文句加标点符号。(2分)

以一人之誉而召季布以一人之毁而遣季布天下将窥其浅深虽然何病

答案:

①(4分)

a.A、b.D、c.C、d.D

(对1个得1分)

②(2分)C

③(2分)A

④(2分)B

⑤(3分)B

⑥(2分)以一人之誉而召季布,以一人之毁而遣季布,(用冒号也可)天下将窥其浅深。(用逗号不算错,但前面不能用冒号)虽然,何病?

试题详情

7.(3分)

注解:假使如子濯孺子之得尹公之他而教之,何由有逢蒙之祸乎?

译文:假如象子濯孺子找到尹公之他来教那样,哪里还会有逢蒙之祸呢?

译文意思对即可。注解1分,译文2分。译文有误,错1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试题详情

6.(2分)箭头(镞)不伤害人(使不害人)

答对1个得1分,超过字数不给分

试题详情

5.(1分)B

试题详情

4.(4分)

(1)D;(2)C;(3)A;(4)C(答对1个得1分)

试题详情

3.(2分)

曰(A)全段结束处打双引号

曰(B)“我不敢废”后打单引号

答对一处给一分,单双引号打错的不给分。引号打在点号里面不扣分。

试题详情

2.(2分)A孟子;B庾公之斯(答对1个得1分)

试题详情

1.(1分)都是师徒关系(意思对即可),有一处错不给分

试题详情

7.孟子认为“羿有罪(过错)”的理由是什么?注解中有一句话说明了理由,请把这句话找出来,并译成现代汉语。(3分)得分

注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试题详情

6.“抽矢叩轮,去其金”这句话中的“金”指的是_________(答案不超过两个字)。“去其金”是为了___________(答案不超过六个字)。(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