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当血液流经肺泡外面包绕着的毛细血管时.血液成分的变化是A.氧气增加了 B.二氧化碳增加了 C.营养物质增加了 D.尿素增加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当血液流经肺泡外面包绕着的毛细血管时,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A.氧气增加了     B.二氧化碳增加了    C.营养物质增加了      D.尿素增加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中甲、乙分别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和肺内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具有使到达肺部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和湿润的功能,它包括甲图中的______(填序号).
(3)甲图中为气体和食物共同通道的是______.因此,吃饭时不要说笑,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4)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它是由大量的⑧肺泡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______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5)乙图中的⑩是______,富含血红蛋白,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物质a______进入血液与⑩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中的______内被利用.
(6)人在吸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⑦处于收缩的状态.肺泡的容积会增大,⑥内的气压缩小
B、⑦处于收缩的状态.肺泡的容积会缩小,⑥内的气压增大
C、⑦处于舒张的状态.肺泡的容积会增大,⑥内的气压增大
D、⑦处于舒张的状态.肺泡的容积会缩小,⑥内的气压缩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宜宾县二模)图中甲、乙分别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和肺内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
呼吸道
呼吸道
组成.
(2)
呼吸道
呼吸道
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具有使到达肺部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和湿润的功能,它包括甲图中的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
(填序号).
(3)甲图中为气体和食物共同通道的是
.因此,吃饭时不要说笑,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4)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它是由大量的⑧肺泡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5)乙图中的⑩是
红细胞
红细胞
,富含血红蛋白,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物质a
氧气
氧气
进入血液与⑩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中的
线粒体
线粒体
内被利用.
(6)人在吸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A、⑦处于收缩的状态.肺泡的容积会增大,⑥内的气压缩小
B、⑦处于收缩的状态.肺泡的容积会缩小,⑥内的气压增大
C、⑦处于舒张的状态.肺泡的容积会增大,⑥内的气压增大
D、⑦处于舒张的状态.肺泡的容积会缩小,⑥内的气压缩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材料二:PM2.5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PM2.5是1到2.5微米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哮喘复发.对心血管、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
材料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材料四:很多人为应对PM2.5的污染,选择戴口罩.据专家介绍,即便是医用口罩,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而街上流行的时装口罩就更别提了. 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材料五: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其所在的城市某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上班时段中午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车流量大)(车流量小)(车流量最大)
第1组19894397
第2组22833898
第3组20864199
(1)肺泡适于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有助于扩大进行______的面积.肺泡外还包绕着丰富的______,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______构成,吸进的PM2.5的空气中的部分物质会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这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______相适应的观点.
(2)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PM2.5中的有害物质使有哮喘史的人再次发生哮喘,因此PM2.5中的某些异物相当于免疫学中所说的______
(3)材料五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材料二:PM2.5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PM2.5是1到2.5微米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哮喘复发.对心血管、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
材料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材料四:很多人为应对PM2.5的污染,选择戴口罩.据专家介绍,即便是医用口罩,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而街上流行的时装口罩就更别提了. 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材料五: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其所在的城市某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1)肺泡适于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有助于扩大进行
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
的面积.肺泡外还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
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
构成,吸进的PM2.5的空气中的部分物质会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这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
功能
功能
相适应的观点.
(2)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PM2.5中的有害物质使有哮喘史的人再次发生哮喘,因此PM2.5中的某些异物相当于免疫学中所说的
抗原
抗原

(3)材料五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变量
变量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求平均值
求平均值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越大
越大
.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少开车、减少烟煤的燃烧等
少开车、减少烟煤的燃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