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图所示.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淀粉糊2ml.再向A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向B和C试管中各加入2ml唾液.最后在C试管中滴加一滴碘液.根据相应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三只试管中各加入淀粉糊2毫升,再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和C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再向C试管中滴入一滴稀碘液.

(1)三个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A管
不变色
不变色
,B管
不变色
不变色
,C管
变蓝
变蓝

(2)将三只试管充分震荡后,放入盛有37摄氏度温水的烧杯中,观察十分钟,十分钟内,C试管的变化是
蓝色逐渐消退
蓝色逐渐消退
,A、B试管
不变色
不变色

(3)观察十分钟后,再向A、B试管中各加入几滴碘液,A试管的变化是:
变蓝
变蓝
;B试管内的现象是
不变蓝
不变蓝
.B试管内的现象证明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了其他物质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了其他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你提出的问题是:
 
能影响
 
的产生吗?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3)设计实验:为证明酸雨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A.每天向甲组幼苗喷洒清水,每天向乙组幼苗喷洒“模拟的酸雨”,并观察记录.
B.每天向甲、乙两组幼苗喷洒清水,并观察记录.
C 每天向甲、乙两组幼苗喷洒“模拟酸雨”,并观察记录
(4)实施实验: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淀粉煮沸成糨糊,冷却后待用;在已加入等量糨糊的2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清水、唾液后,需充分振荡试管;将加入唾液的试管放入37℃水中恒温10分钟,另一支试管置于常温下10分钟;冷却后滴加碘液,检验两支试管内是否变蓝.以上操作中有一步不正确请指出并更正:
 
,原因是
 

(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潮虫(鼠妇),如图所示.他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潮虫的数据如下表.通过分析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地点 潮虫数量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庭院里的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A.高温干燥    B.阴暗潮湿    C.空气污浊    D.阳光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