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为变量时.应选取 两组作对照.(2)以“唾液 为变量时.应选取 两组作对照.(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由此你会联想到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 .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 必要.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①和③
①和③
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
①和②
①和②
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由此你会联想到
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
必要(填“有”或“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如图所示,请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
①号
①号
③号
③号
是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度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这是细为
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
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如图所示:
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
1号试管
1号试管
3号试管
3号试管
是对照实验.
(2)以“唾液”为变量时,
1号试管
1号试管
2号试管
2号试管
是对照实验.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
1
1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分析其中原因是
淀粉被分解了
淀粉被分解了

(4)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的原因是
酶在该温度下催化作用最强
酶在该温度下催化作用最强
;①号试管中将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搅拌的目的是
使唾液与馒头充分混合便于消化
使唾液与馒头充分混合便于消化

(5)结合实验得出,馒头的消化与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物质A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物质B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如图所示,试问:
(1)在这个实验中,探究两组变量,要使①和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2号试管放入的物质A为
清水
清水
;要使①和③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3号试管放入的物质B为
馒头块
馒头块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min后取出,滴加碘液,
1
1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原因是
淀粉被分解了
淀粉被分解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组处理: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1、3
1、3
(填序号)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
1、2
1、2
(填序号)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
1
1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