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的 和 等引起的.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夏天做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自17世纪发现微生物后,人们相信微生物是导致食物变质的原因.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进行了认真地实验研究.他得出微生物不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而是来自于空气.下图是某生物小组模拟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煮沸放冷的肉汤.
精英家教网
(1)一段儿时间后会发现A瓶内肉汤
 
,B瓶内肉汤
 
,可见,“鹅颈瓶”中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
 

(2)实验组与对照组控制的实验变量是
 

(3)为什么在实验前要把肉汤煮沸
 

(4)为了进一步证明该实验的结论,可对A瓶进行怎样的处理
 
,能得到与B瓶相同的实验现象.
(5)假如肉汤中含有大肠杆菌,当接种少量大肠杆菌用LB液体培养基培养时,培养液中出现
 
现象时,说明大肠杆菌已大量增殖.为进一步确定大肠杆菌的数量可采用
 
法.
(6)假如肉汤中含有酵母菌,当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刚开始培养时,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
 
倍左右.
(7)酵母菌液放入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测得的数目是
 

A.活细胞数       B.死细胞数          C.菌落数            D.细胞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夏天做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自17世纪发现微生物后,人们相信微生物是导致食物变质的原因.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进行了认真地实验研究.他得出微生物不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而是来自于空气.下图是某生物小组模拟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煮沸放冷的肉汤.

(1)一段儿时间后会发现A瓶内肉汤______,B瓶内肉汤______,可见,“鹅颈瓶”中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组与对照组控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
(3)为什么在实验前要把肉汤煮沸______.
(4)为了进一步证明该实验的结论,可对A瓶进行怎样的处理______,能得到与B瓶相同的实验现象.
(5)假如肉汤中含有大肠杆菌,当接种少量大肠杆菌用LB液体培养基培养时,培养液中出现______现象时,说明大肠杆菌已大量增殖.为进一步确定大肠杆菌的数量可采用______法.
(6)假如肉汤中含有酵母菌,当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刚开始培养时,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______倍左右.
(7)酵母菌液放入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测得的数目是______
A.活细胞数    B.死细胞数     C.菌落数      D.细胞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来探究小虾的保鲜方法.请回答:
组别 鲜虾数 包装 存放位置 时间 颜色
A组 10只 保鲜膜 冰箱 二天 保持原样
B组 10只 保鲜膜 室内 二天 有异味、变成白色(1)A组的保存方法是
低温保存法
低温保存法

(2)B组鲜虾变质了,原因是微生物在食品中
生长
生长
繁殖
繁殖

(3)A、B两组实验相互形成
对照
对照
实验,实验的变量是
温度
温度

(4)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有利于虾的保鲜.
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有利于虾的保鲜.

(5)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还想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进行探究,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DBAC
DBAC
 (用字母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南平质检)探究实验.
小枫发现:夏天,做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无数的细菌.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还是来自空气?小枫认为应该是来源于空气,对此,小枫设计了实验:小枫将刚煮沸的新鲜、清澈的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玻璃瓶(用开水煮过)里,然后把甲瓶的瓶口用无菌棉花团塞严,把乙瓶的瓶口敞开,然后放在相同的环境中,静置观察.观察发现,乙瓶内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而甲瓶中的肉汤没有腐败.由此,小枫认为,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小枫提出的问题是
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吗?
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吗?

(2)小枫作出的假设是
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
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

(3)为什么是刚煮沸的肉汤,而不是晾冷后的?
将肉汤煮沸是为了杀死肉汤中的细菌等微生物.晾冷后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会在肉汤里
将肉汤煮沸是为了杀死肉汤中的细菌等微生物.晾冷后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会在肉汤里

(4)为什么玻璃瓶要用开水煮过、棉花团要无菌的?
排除因非实验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排除因非实验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5)实验中小枫控制的变量是
空气中的细菌
空气中的细菌

(6)小枫得出的结论是
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
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夏天,做熟的食品为什么很快就会变质呢,原来,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无数的细菌.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呢?是有食品自然产生的,还是来自空气?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巴斯德把新鲜、清澈的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玻璃瓶里,然后把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把乙瓶的瓶口敞开.随后,他再次煮沸瓶内肉汤,然后静置观察.
观察发现,乙瓶内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而甲瓶中的肉汤尽管通过弯曲细长的瓶颈可与外界相通,在较长时间内肉汤仍然保持无细菌,不变质.通过实验,巴斯德认为,纯净的肉汤是永远不会自然生出细菌的,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①巴斯德的科学研究的过程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提出
问题
问题
→作出
假设
假设
→制订
计划
计划
→实施
计划
计划
→得出
结论
结论

②巴斯德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吗?
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吗?

③巴斯德在实验中设计了什么对照试验?
设置的对照试验:甲瓶的瓶口是曲颈,肉汤中无微生物,乙瓶是直颈的,肉汤中无微生物
设置的对照试验:甲瓶的瓶口是曲颈,肉汤中无微生物,乙瓶是直颈的,肉汤中无微生物

④装入甲、乙两瓶的肉汤为何要再煮沸?
杀死汤中的细菌,排除细菌可能来源于食物中这一因素,使实验具有说服力
杀死汤中的细菌,排除细菌可能来源于食物中这一因素,使实验具有说服力

⑤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什么?
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引起的
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