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实验可分为两组 实验.一组是 和 .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是 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 ,(2)另一组是 和 .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是 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探究
某班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仓的粮食堆里.
(1)提出问题: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么?
(2)作出假设:
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3)制定并实施方案:取方形铁盘,在中央放入20只等大的黄粉虫,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该实验的变量是
明亮和阴暗(或有光无光)
明亮和阴暗(或有光无光)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和记录5分钟内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结果如表格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
平均
平均
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通过观察的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5)如果在铁盒中央放两只黄粉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结论?为什么?
不能,两只黄粉虫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不能,两只黄粉虫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6)做完实验后,实验中所用的黄粉虫应当做什么样的处理?
将黄粉虫放回大自然
将黄粉虫放回大自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与探究
(一)在观察和饲养蚯蚓的实验过程中,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环状的结构组成,叫做______.
(2)用手触摸蚯蚓腹面处,有______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是______.
(3)在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使蚯蚓的体表保持______.
(二)在“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的探究活动中,你发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有:
(1)鸟的体形呈______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______.
(2)鸟的翅膀呈______形,鸟的长骨都是______的.
(3)鸟的食量很大,粪便在体内______贮存.
(4)鸟除了用肺呼吸,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______辅助呼吸.
(三)准备两片鲜面包片和一片面包干.将一片鲜面包片浸点水,另一片鲜面包片洒上消毒水,三片面包片都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别入在容器上,上面盖上保鲜膜(面包与保鲜膜留有一定的空隙),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几天后:
(1)______面包片发霉了,原因是______.
(2)说明A、霉菌适宜生长在______、______,富含______的环境中.
B、空气中含有许多______,一旦条件适宜,它就开始萌发,形成新的_______.
(四)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活动中,得出的结论是:鱼在游泳时,维持鱼体平衡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控制游泳方向的是______.
(五)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和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是: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探究
某班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仓的粮食堆里.
(1)提出问题: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么?
(2)作出假设:______.
(3)制定并实施方案:取方形铁盘,在中央放入20只等大的黄粉虫,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和记录5分钟内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结果如表格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______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通过观察的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5)如果在铁盒中央放两只黄粉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结论?为什么?______.
(6)做完实验后,实验中所用的黄粉虫应当做什么样的处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与探究
(一)在观察和饲养蚯蚓的实验过程中,
(的)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环状的结构组成,叫做______.
(2)用手触摸蚯蚓腹面处,有______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是______.
(3)在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使蚯蚓的体表保持______.
(二)在“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的探究活动中,你发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有:
(的)鸟的体形呈______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______.
(2)鸟的翅膀呈______形,鸟的长骨都是______的.
(3)鸟的食量很大,粪便在体内______贮存.
(4)鸟除了用肺呼吸,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______辅助呼吸.
(三)准备两片鲜面包片和一片面包干.将一片鲜面包片浸点水,另一片鲜面包片洒上消毒水,三片面包片都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别入在容器上,上面盖上保鲜膜(面包与保鲜膜留有一定的空隙),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几天后:
(的)______面包片发霉了,原因是______.
(2)说明A、霉菌适宜生长在______、______,富含______的环境中.
B、空气中含有许多______,一旦条件适宜,它就开始萌发,形成新的_______.
(四)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活动中,3出的结论是:鱼在游泳时,维持鱼体平衡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控制游泳方向的是______.
(五)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和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是: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探究:
洗衣粉中含有去污剂、表面活性剂及助剂等,助剂作用是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按助剂是否含磷洗衣粉可分为含磷洗衣粉和无磷洗衣粉两种。因为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因此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某同学欲探究“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①获得藻类:从富营养化的池塘中取水,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再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重复3次。②分组编号:将藻类先加水800毫升搅匀,平均倒入2只500毫升烧杯中,标号为A,B。③分别处理:A烧杯中加入0.1克含磷洗衣粉,B烧杯中加入0.1克同品牌不含磷洗衣粉。④培养观察:在适宜条件下培养5天,观察藻类的数量。
(1)①中重复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中B烧杯加入不含磷洗衣粉而不是加入清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中“适宜条件”具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适宜。
(4)实验前,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对该实验做一个假设,你的假设应该是__________。
(5)你预测藻类数量较少的烧杯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有一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