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1.2.3.4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 .(3)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 .(4)若5表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在人不饥饿条件下.当血液流经5后.血液中的养料将会 .氧气将会 .(5)若D.C收缩.则分别将血液泵至[ ] 和[ ] .(6)血液由D泵入[3].流经[5].再由[2 ]流回心脏的A.这一循环称为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血液类型的变化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今年4月,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发生后,遇到病人生命垂危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原理是用人工方法使病人的________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功能.
(2)某幸存者救出时,下肢正在出血,流出的血呈暗红色,并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可以判断这是________(填“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血管出血.
(3)为做到“大灾后无大疫”,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
(4)救援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注射破伤风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性免疫.
(5)疫苗通常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
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今年4月,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发生后,遇到病人生命垂危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原理是用人工方法使病人的______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功能.
(2)某幸存者救出时,下肢正在出血,流出的血呈暗红色,并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可以判断这是______(填“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血管出血.
(3)为做到“大灾后无大疫”,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
(4)救援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注射破伤风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性免疫.
(5)疫苗通常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
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今年4月,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发生后,遇到病人生命垂危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原理是用人工方法使病人的______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功能.
(2)某幸存者救出时,下肢正在出血,流出的血呈暗红色,并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可以判断这是______(填“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血管出血.
(3)为做到“大灾后无大疫”,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
(4)救援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注射破伤风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性免疫.
(5)疫苗通常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
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个(  )
①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作用,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②将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汇合在一起的是毛细血管
③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其中在静脉处血流速度最慢,因为在静脉内通常有静脉瓣
④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胃腺
⑤有消化功能但没有吸收功能的消化器官是大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汶川大地震中,某青年被埋在废墟中90多小时被武警战士救出,经检查,他小腿受伤,血液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中度脱水,血型B型.医生采取以下措施:静脉输生理盐水;输血:消毒,缝合伤口;静脉输抗炎药物;静脉输全营养液,经一系列措施的急救,几天以后康复,医生建议他回去注意休息,进食有营养的食物,做适量运动.
请分析回答:
(1)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以少量食用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保持体内
 
的供给.
(2)医生给他输的是
 
型血,输血原则是
 

(3)医生给她包扎时应该从他小腿伤口的
 
(填远或近) 心端用止血带止血.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医生给他的建议属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