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比较图(b)中的图线 l和图线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s)下落距离(m)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3?南开区二模)(1)如图1为“电流天平”,可用于测定磁感应强度.在天平的右端挂有一矩形线圈,设其匝数n=5匝,底边cd长L=20cm,放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待测匀强磁场中,且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当线圈中通入如图方向的电流I=100mA时:调节砝码使天平平衡.若保持电流大小不变;使电流方向反向,则要在天平右盘加质量m=8.2g的砝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则cd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4.1×10-2
4.1×10-2
N,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0.41
0.41
T.(g=10m/s2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
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
2d
t2
2d
t2

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的关系.图3中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C
C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BC
BC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3)在练习使用多用表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4所示.
①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流挡,闭合电键S,此时测得的是通过
R1
R1
的电流;
②若断开电路中的电键S,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此时测得的是
R1+R2
R1+R2
的电阻;
③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压挡,闭合电键S,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此时测得的是
R2
R2
两端的电压;
④在使用多用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时,若
D
D

A.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大
B.测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则必须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
C.选择“×l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20与30 正中间,则测量值等于250Ω
D.欧姆表内的电池使用时间太长,虽然完成调零,但测量值将略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某同学要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每增加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分别记作L1、L2、……、L7。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测出的8个值: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6.85

8.60

10.30

12.10

14.05

根据表中数据,用“逐差法”计算出每增加50g砝码时弹簧平均伸长量的数值为=___________ cm.

(2)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m/s2)

Ⅱ.现要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备有以下器材:

电源E(电动势小于3V,内阻小于1Ω,最大允许电流1A)

电压表V (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

电阻箱R(调节范围0 – 99.99Ω,)

定值电阻R0  (阻值等于2.00Ω)

导线若干,电键S个

(1)将下图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如下图所示,为了比较

准确方便的得出实验结论,现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图线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则图线的横坐标应选用      .

A.R    B.l/R          C.U/R           D.R/U

(3)根据上表数据以及第二问中选取的横坐标,某同学选取合适的标度作出了上图中所示

的图线(其中横轴的物理含义和标度未标出),则由图线可得:E=    V;r=     Ω.(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Ⅲ.如图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获得不同的射程,最后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

 

(1)由图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         

(2)若最后得到的图象如图c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某同学要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每增加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分别记作L1、L2、……、L7。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测出的8个值: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6.85

8.60

10.30

12.10

14.05

根据表中数据,用“逐差法”计算出每增加50g砝码时弹簧平均伸长量的数值为=___________ cm.

(2)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m/s2)

Ⅱ.现要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备有以下器材:

电源E(电动势小于3V,内阻小于1Ω,最大允许电流1A)

电压表V (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

电阻箱R(调节范围0 – 99.99Ω,)

定值电阻R0  (阻值等于2.00Ω)

导线若干,电键S个

(1)将下图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如下图所示,为了比较

准确方便的得出实验结论,现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图线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则图线的横坐标应选用       .

A.R    B.l/R          C.U/R           D.R/U

(3)根据上表数据以及第二问中选取的横坐标,某同学选取合适的标度作出了上图中所示

的图线(其中横轴的物理含义和标度未标出),则由图线可得:E=    V; r=     Ω.(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Ⅲ.如图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获得不同的射程,最后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

 

(1)由图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         

(2)若最后得到的图象如图c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_____;
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类比法
(2)研究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在小车中增减砝码,应使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总质量
(3)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mm,1与2两点间距离x2=36mm,2与3两点间距离x3=42mm ,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打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m/s2

(4)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
②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_____,而实验中却用_____表示。(选填字母符号)
A.砂和砂桶的重力
B.绳对小车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l、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运动.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加速度越来越________(填“大”或“小”),速度越来越________(填“大”或“小”)的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__运动.

(4)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1.5 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有什么差异: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