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C. D. 8261520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

(此大题其它小题不属于本学科)

7.阅读下图,若以水在某温度下的密度作为衡量其他物质密度的基准,则该温度是(   )。

A.-10℃            B.4℃         

C.0℃              D.10℃

8.根据下图判断,人们选择温度计中的示温介质及其依据是(    )

A.水,水的密度小

B.水,水的密度出现异常现象

C.汞,汞的密度大

D.汞,汞的密度和温度呈规则的线性关系

9.在青藏高原上,食物常常不易煮熟,这是由于高原(   )。

A.气温偏低

B.生活用水多来自冰雪融水

C.海拔高,水的密度小

D.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兗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①,遂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周太祖见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叔略有巧思,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帝崩。

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朝廷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循吏》)

 [注]①髫龀(tiáochèn),儿童时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腐刑,给使殿省         被:遭受    B.以叔略有巧思,营构监     拜:授予官职

C.邺都俗薄,号曰难         化:造化    D.高颗、杨素亦遇之         礼:用礼节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周太祖见器之         功未就帝崩

B.高氏所诛             拜汴州刺史,号明决

C.上降玺书褒美         上悼惜久

D.叔略有巧思           朝廷叔略所在著称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叔略为官政绩出色的一组是(3分)

①身长九尺,志气不凡        ②叔略部率精悦,每战身先士卒

③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④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⑤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⑥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只好逃走。

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

C.樊叔略为官清明果决,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百姓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

D.樊叔略虽然不擅长书本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是因为能够深入思考,所以得出的独到的见解往往与道理相契合。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百 姓 为 之 语 曰 智 无 穷 清 乡 公 上 下 正 樊 安 定 征 拜 司 农 卿 吏 人 莫 不 流 涕 相 与 立 碑 颂 其 德 政 自 为 司 农 凡 种 植 叔 略 别 为 条 制 皆 出 人 意 表

(2)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①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信之,兼督内外。(3分)

②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1分)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

B.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 绪:残余的,遗留的(事业)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 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

B.过领汝南兵以解围 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C.羽遂见禽 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

D.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 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7.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3分)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④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⑤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⑥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怒人主,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

9.断句和翻译。(9分)

(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开即可)。(3分)

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

(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

                                                                            

②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光滑水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2m的木块间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2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2m木块的最大拉力为( )

A.
B.
C.
D.8μ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南汇区一模)在盛沙的漏斗下边放一木板,让漏斗摆动起来,同时其中细沙匀速流出,经历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则沙堆的剖面应是下图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