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若欧姆表内用一个新电池(电动势为1.5 V.内阻较小).测得某一定值电阻读数为R,然后更换另外品牌的新电池(电动势为1.5 V.内阻较大).欧姆表调零后测得同一定值电阻读数为R′.两次测得值R与R′相比.正确的是A.R′=R B.R′>R C.R′<R D.无法确定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交变电流,其电动势表达式为e = 311sin314t(v).已知线圈匝数是100,面积为0.02m2,则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       B =        T(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当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转过3π/4 时,电动势的瞬时值为    V.

(2)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 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已平衡摩擦力.

①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不变,用钩  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②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 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测量对象为1节新的干电池.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时,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估计是因为电池较新造成。为了提高实验精度,该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电路.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量程3V的电压表;量程0.6A的电流表(具有一定内阻);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约几欧姆);滑动变阻器R1(0 ~ 10Ω),滑动变阻器R2(0 ~ 200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①乙电路中,加接电阻R0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测量,二是___  .

②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R1或R2).

③开始实验之前,S1、S2都处于断开状态.现在开始实验:

A、闭合S1,S2打向1,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0,电流表的读数为I0;

B、闭合S1,S2打向2,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新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 =        ,内阻的表达式r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I-U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到电源电动势E=
1.5
1.5
V,内电阻r=
2.14
2.14
Ω.
(2)在欧姆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过于靠右),则可以断定:这个电阻阻值
较小
较小
(填“较小”或“较大”),为了把电阻测得更准确一些,应换用
“×1档”
“×1档”
(填“×1挡”或“×100挡”),调零后重新测量.
(3)某同学在做“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U和I的数据:
  编号 1 2 3 4 5 6 7 8
U(伏) 0 0.50 1.00 1.50 2.00 2.20 2.60 3.00
I(安) 0 0.050 0.100 0.150 0.180 0.190 0.200 0.205
灯泡发光情况 不亮       微亮    逐渐变亮      正常发光
①从上表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小灯泡的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
先不变再增大
先不变再增大

②请在实物图中用铅笔补全其中的连线(电压表、电流表左接线柱为正,右接线柱为负)

(4)有一待测的电阻R,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量程O~10V,内电阻约20kΩ);
电流表A(量程O~300mA,内电阻约4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为1A)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为0.5Ω);
开关;此外还有若干根供连线用的导线.
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多次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电流一电压的关系图线.为了实验能正常进行,减少测量误差,还要求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I-U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到电源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2)在欧姆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过于靠右),则可以断定:这个电阻阻值______(填“较小”或“较大”),为了把电阻测得更准确一些,应换用______(填“×1挡”或“×100挡”),调零后重新测量.
(3)某同学在做“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U和I的数据:
  编号 1 2 3 4 5 6 7 8
U(伏) 0 0.50 1.00 1.50 2.00 2.20 2.60 3.00
I(安) 0 0.050 0.100 0.150 0.180 0.190 0.200 0.205
灯泡发光情况 不亮       微亮    逐渐变亮      正常发光
①从上表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小灯泡的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②请在实物图中用铅笔补全其中的连线(电压表、电流表左接线柱为正,右接线柱为负)

精英家教网

(4)有一待测的电阻R,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量程O~10V,内电阻约20kΩ);
电流表A(量程O~300mA,内电阻约4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为1A)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为0.5Ω);
开关;此外还有若干根供连线用的导线.
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多次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电流一电压的关系图线.为了实验能正常进行,减少测量误差,还要求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I-U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到电源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2)在欧姆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过于靠右),则可以断定:这个电阻阻值______(填“较小”或“较大”),为了把电阻测得更准确一些,应换用______(填“×1挡”或“×100挡”),调零后重新测量.
(3)某同学在做“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U和I的数据:
  编号12345678
U(伏)0.501.001.502.002.202.603.00
I(安)0.0500.1000.1500.1800.1900.2000.205
灯泡发光情况不亮 微亮 逐渐变亮 正常发光
①从上表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小灯泡的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②请在实物图中用铅笔补全其中的连线(电压表、电流表左接线柱为正,右接线柱为负)

(4)有一待测的电阻R,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量程O~10V,内电阻约20kΩ);
电流表A(量程O~300mA,内电阻约4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为1A)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为0.5Ω);
开关;此外还有若干根供连线用的导线.
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多次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电流一电压的关系图线.为了实验能正常进行,减少测量误差,还要求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图为简单欧姆表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300,内阻,可变电阻的最大阻值为10KΩ,电池的电动势E=1.5V,内阻,图中与接线柱A相连的表笔颜色应是        色。按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的阻值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         kΩ。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在测上述,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量阻值约为几十千欧的电阻,以下给出的是可能的实验操作步骤,其中为选择开关,为欧姆档调零旋钮。把你认为正确步骤前的字母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0刻度,断开两表笔

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

      读出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

      c.旋转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1k

      d.旋转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100

      e.旋转使其尖端对准交流500V,并拔出两表笔

      根据如图所示指针位置,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         Ω。

      (3)下列关于多用表欧姆档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拨至倍率较小的档位,重新调零后测量

     B.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C.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

     D.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