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有两个面积均为.电阻不同的单匝金属线圈分别放置在如下图甲.乙所示的磁场中.甲图中是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线圈在磁场中以周期绕轴做匀速转动,乙图中磁场的变化规律为.从图示时刻()起计时.则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一面积为S单匝圆形金属线圈与阻值为R的电阻连结成闭合回路,不计圆形金属线圈及导线的电阻.线圈内存在一个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且变化率为k的磁场Bt.电阻两端并联一对平行金属板M、N,N板右侧xOy坐标系(坐标原点O在N板的下端)的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OA和y轴的夹角∠AOy=45°,AOx区域为无场区.在靠近M板处的P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经过N板的小孔,从Q(0,a)点垂直y轴进入第I象限,经OA上某点离开磁场,最后垂直x轴离开第I象限.求:
(1)平行金属MN获得的电压U;
(2)yOA区域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3)若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偏转后能打到N板的右侧,设粒子与N板碰撞前后电量保持不变并以相同的速率反弹,不计粒子与N板碰撞的作用时间,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极限时间是多少?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一面积为S单匝圆形金属线圈与阻值为R的电阻连结成闭合回路,不计圆形金属线圈及导线的电阻.线圈内存在一个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且变化率为k的磁场Bt.电阻两端并联一对平行金属板M、N,N板右侧xOy坐标系(坐标原点O在N板的下端)的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OA和y轴的夹角∠AOy=45°,AOx区域为无场区.在靠近M板处的P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经过N板的小孔,从Q(0,a)点垂直y轴进入第I象限,经OA上某点离开磁场,最后垂直x轴离开第I象限.求:
(1)平行金属MN获得的电压U;
(2)yOA区域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3)若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偏转后能打到N板的右侧,设粒子与N板碰撞前后电量保持不变并以相同的速率反弹,不计粒子与N板碰撞的作用时间,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极限时间是多少?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一面积为S单匝圆形金属线圈与阻值为R的电阻连结成闭合回路,不计圆形金属线圈及导线的电阻.线圈内存在一个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且变化率为k的磁场Bt.电阻两端并联一对平行金属板M、N,N板右侧xOy坐标系(坐标原点O在N板的下端)的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OA和y轴的夹角∠AOy=45°,AOx区域为无场区.在靠近M板处的P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经过N板的小孔,从Q(0,a)点垂直y轴进入第I象限,经OA上某点离开磁场,最后垂直x轴离开第I象限.求:
(1)平行金属MN获得的电压U;
(2)yOA区域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3)若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偏转后能打到N板的右侧,设粒子与N板碰撞前后电量保持不变并以相同的速率反弹,不计粒子与N板碰撞的作用时间,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极限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厦门模拟)如图所示,一面积为S单匝圆形金属线圈与阻值为R的电阻连结成闭合回路,不计圆形金属线圈及导线的电阻.线圈内存在一个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且变化率为k的磁场Bt.电阻两端并联一对平行金属板M、N,N板右侧xOy坐标系(坐标原点O在N板的下端)的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OA和y轴的夹角∠AOy=45°,AOx区域为无场区.在靠近M板处的P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经过N板的小孔,从Q(0,a)点垂直y轴进入第I象限,经OA上某点离开磁场,最后垂直x轴离开第I象限.求:
(1)平行金属MN获得的电压U;
(2)yOA区域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3)若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偏转后能打到N板的右侧,设粒子与N板碰撞前后电量保持不变并以相同的速率反弹,不计粒子与N板碰撞的作用时间,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极限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单摆的摆角小于5°,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的摆线长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
①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
4π2n2(L+
d
2
)
t2
4π2n2(L+
d
2
)
t2

②从图1可知,摆球直径d的读数为
5.980
5.980

③实验中有个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
BC
BC

A、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全振动的时间误作为(n+1)次全振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2)如图2所示是测量通电螺线管A内部磁感应强度B及其与电流I关系的实验装置.将截面积为S、匝数为N的小试测线圈P置于螺线管A中间,试测线圈平面与螺线管的轴线垂直,可认为穿过该试测线圈的磁场均匀.将试测线圈引线的两端与冲击电流计D相连.拨动双刀双掷换向开关K,改变通入螺线管的电流方向,而不改变电流大小,在P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引起D的指针偏转.
实验次数 I(A) B(×10-3T)
1 0.5 0.62
2 1.0 1.25
3 1.5 1.88
4 2.0 2.51
5 2.5 3.12
①将开关合到位置1,待螺线管A中的电流稳定后,再将K从位置1拨到位置2,测得D的最大偏转距离为dm,已知冲击电流计的磁通灵敏度为Dφ,Dφ=
dm
N△?
,式中△?为单匝试测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则试测线圈所在处磁感应强度B=
dm
2NDΦS
dm
2NDΦS
;若将K从位置1拨到位置2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则试测线圈P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
dm
D?△t
dm
D?△t

②调节可变电阻R,多次改变电流并拨动K,得到A中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的数据,见右表.由此可得,螺线管A内部在感应强度B和电流I的关系为B=
0.00125I
0.00125I

③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采取的措施有
AB
AB

A.适当增加试测线圈的匝数N     B.适当增大试测线圈的横截面积S
C.适当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     D.适当拨长拨动开关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