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使位于A处电量为q.质量为m的离子.从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图中圆弧虚线通过静电分析器.加速电场的电压U应为多大? (2)离子由P点进入磁分析器后.最终打在乳胶片上的Q点.该点距入射点P多远?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为一种质谱仪示意图,由加速电场、静电分析器和磁分析器组成.若静电分析器通道的半径为R,均匀辐向电场的场强为E.磁分析器中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问:
(1)为了使位于A处电量为q、质量为m的离子,从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图中圆弧虚线通过静电分析器,加速电场的电压U应为多大?
(2)离子由P点进入磁分析器后,最终打在乳胶片上的Q点,该点距入射点P多远?若有一群离子从静止开始通过该质谱仪后落在同一点Q,则该群离子有什么共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右图为研究平抛运动时使用的装置,初始时电路闭合,小球B被电磁铁吸引处于静止状态。将小球A从轨道顶端释放,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轨道末端出口与小球B处于同一高度。可看到AB两球同时落地。

A. 该实验可证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B. 该实验可证明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C. 将小球A在轨道上更低的位置释放,可使两球在空中相撞

D. 增加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H,可使两球在空中相撞

★★★

★★★

在学习胡克定律的过程中,某小组同学决定测量弹簧测力计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PQ为两个相互连接的弹簧测力计,P的劲度系数为k1Q的劲度系数为k2。实验过程中在Q的下方挂上重物(弹簧形变不超出限度),读出其拉力为F,再从左侧的刻度尺中读出Q下降的高度为h(不包含指针和下方的挂钩)。忽略两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则根据以上方法及数据

A. 可测定P的劲度系数k1

B. 可测定Q的劲度系数k2

C. 弹簧测力计Q的读数F = k2 h

D. 即使没有Q,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P也可以测量k1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种称为“质量分析器”的装置如图所示。A表示发射带电粒子的离子源,发射的粒子在加速管B中加速,获得一定速率后于C处进入圆形细弯管(四分之一圆弧),在磁场力作用下发生偏转,然后进入漂移管道D。若粒子质量不同、或电量不同、或速率不同,在一定磁场中的偏转程度也不同。如果偏转管道中心轴线的半径一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一定,粒子的电荷和速率一定,则只有一定质量的粒子能自漂移管道D中引出。已知带有正电荷q=1.6×10-19的磷离子质量为m=51.1×10-27kg,初速率可认为是零,经加速管B加速后速率为v=7.9×105m/s。求(都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⑴加速管B两端的加速电压应为多大?

⑵若圆形弯管中心轴线的半径R=0.28m,为了使磷离子自漂移管道引出,则图中虚线所围正方形区域内应加磁感应强度为多大的匀强磁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种称为“质量分析器”的装置如图所示。A表示发射带电粒子的离子源,发射的粒子在加速管B中加速,获得一定速率后于C处进入圆形细弯管(四分之一圆弧),在磁场力作用下发生偏转,然后进入漂移管道D。若粒子质量不同、或电量不同、或速率不同,在一定磁场中的偏转程度也不同。如果偏转管道中心轴线的半径一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一定,粒子的电荷和速率一定,则只有一定质量的粒子能自漂移管道D中引出。已知带有正电荷q=1.6×10-19的磷离子质量为m=51.1×10-27kg,初速率可认为是零,经加速管B加速后速率为v=7.9×105m/s。求(都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⑴加速管B两端的加速电压应为多大?

⑵若圆形弯管中心轴线的半径R=0.28m,为了使磷离子自漂移管道引出,则图中虚线所围正方形区域内应加磁感应强度为多大的匀强磁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种称为“质量分析器”的装置如图所示。A表示发射带电粒子的离子源,发射的粒子在加速管B中加速,获得一定速率后于C处进入圆形细弯管(四分之一圆弧),在磁场力作用下发生偏转,然后进入漂移管道D。若粒子质量不同、或电量不同、或速率不同,在一定磁场中的偏转程度也不同。如果偏转管道中心轴线的半径一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一定,粒子的电荷和速率一定,则只有一定质量的粒子能自漂移管道D中引出。已知带有正电荷q=1.6×10-19的磷离子质量为m=51.1×10-27kg,初速率可认为是零,经加速管B加速后速率为v=7.9×105m/s。求(都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⑴加速管B两端的加速电压应为多大?

⑵若圆形弯管中心轴线的半径R=0.28m,为了使磷离子自漂移管道引出,则图中虚线所围正方形区域内应加磁感应强度为多大的匀强磁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