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由银(74%)、铅(25%)、锑(1%)等制成的合金是一种优良的电镀新材料。对其中的银的分析,可采用络合滴定法,具体分析步骤概括如下:

试样沉淀(A)溶液(B)溶液(C)溶液(D)

其中(I)加入HNO3(1:1),煮沸,再加入HCl(1:9),煮沸,过滤,依次用HCl(1:9)和水洗涤沉淀;(II)加入浓氨水,过滤,用5%氨水洗涤沉淀;(Ⅲ)加入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再加入一定量的镍氰化钾固体;(IV)加入紫脲酸铵指示剂(简记为In),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简写为Na2H2Y)标准溶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入氨水10mL(为了使其终点明显),继续滴定至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为终点。已知有关数据如下:

配合物

[AgY]3-  [NiY]2-  [Ag(CN)2]-  [Ni(CN)4]2-  [Ag(NH3)2] +  [Ni(NH3)6]2+

lgK

 7.32    18.62     21.1       31.3         7.05        8.74

H4Y     H3Y-     H2Y2-     HY3-

lgKa

-2.0    -2.67    -6.16    -10.26

 

 

 

5-1写出A和D中Ag存在形体的化学式。

5-2写出第Ⅲ步骤的主反应方程式和第IV步骤滴定终点时的反应方程式。

5-3试样加HNO3溶解后,为什么要煮沸?加入HCl(1:9)后为什么还要煮沸?

5-4假定溶液C中Ag(I)的总浓度为0.010mol/L,游离NH3浓度为2mol/L,要求滴定误差控制在0.2%以内,试计算溶液C中Ni(II)总浓度至少为若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2.74 g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4 mol·L-1,求:

(1)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加热灼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2.74 g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4 mol·L-1,求:

(1)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加热灼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2.74 g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4 mol·L-1,求:

(1)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加热灼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2.74 g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4" mol·L-1,求:
(1)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加热灼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B

B

A

D

B

C

C

二、选择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D

CD

A

D

三、填空、简答和计算

16. H、Li;(2)Li,F;(3)HF

17.(1)Na;(2)Ar;(3);NaOH;;(4)Na;

18.(1)1;(2) +5;(3)7?

19.(1)0.93<x(Mg)<1.57,    2.25<x(N) <3.44 (每空1分)

(2)原子半径越小X值越大.(2分)  (3)x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4)x(K)<x(Na).

20.⑴A:Mg;B:Al;C:Cl;D:C。⑵  略。⑶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 。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 ,质量为0.255g  。

21.①从Cl→1,单质与H2化合逐渐变难,生成卤化氢的稳定性HCl>HBr>HI。

②氯可以把溴和碘分别从溴化物和碘化物中置换出来,溴可以把碘从碘化物中置换出来,但溴不能把氯从氯化物中置换出来。

③(结论):从Cl→1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说明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增加,元素非元素性逐渐减弱。

22.解:设R的原子序数为a,则有:2y-x+z=8(1),16y+x-z=64(2),8y+x-R=16(3)。

联立(1)、(2)、(3)得:a-x=16,当x=1 a=17合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