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1)结构:分子组成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晶体结构可分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2)性质①金属单质: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外层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容易表现出还原性.不会表现氧化性.主要研究与氧化性物质的化学反应.故一般研究其与非金属单质.氢化物(包括H2O).高价态氧化物(如CO2).酸(分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和盐的反应.当然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反应.如某些金属可与强碱溶液反应.又如某些金属与浓H2SO4.浓HNO3会发生钝化等.②非金属单质: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比较多.易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容易表现出氧化性(当然也可以表现出还原性).主要研究与还原性物质的化学反应.故一般研究其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如H2).氢化物(如H2O).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反应.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反应.如Si与HF.C与浓H2SO4或浓HNO3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每空2分,化学反应方程式3分)

Ⅰ.已知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4、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其中B、C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B分子中两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 :2 ,C分子中两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 :1,D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是           

(2)从B分子的立体结构判断,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空间结构为_______型。

(3)C在实验室可用来制取常见的一种气体单质,试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须指明D是何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Fe、Co、Ni、Cu等金属能形成配合物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

(5)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6)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每空2分,化学反应方程式3分)

Ⅰ.已知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4、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其中B、C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B分子中两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 :2 ,C分子中两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 :1,D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是           

(2)从B分子的立体结构判断,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空间结构为_______型。

(3)C在实验室可用来制取常见的一种气体单质,试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须指明D是何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Fe、Co、Ni、Cu等金属能形成配合物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

(5)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6)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每空2分,化学反应方程式3分)

Ⅰ.已知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4、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其中B、C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B分子中两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 :2 ,C分子中两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 :1,D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是           

(2)从B分子的立体结构判断,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空间结构为_______型。

(3)C在实验室可用来制取常见的一种气体单质,试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须指明D是何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Fe、Co、Ni、Cu等金属能形成配合物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

(5)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6)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每空2分,化学反应方程式3分)
Ⅰ.已知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4、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其中B、C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B分子中两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 :2 ,C分子中两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 :1,D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是           
(2)从B分子的立体结构判断,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空间结构为_______型。
(3)C在实验室可用来制取常见的一种气体单质,试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须指明D是何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Fe、Co、Ni、Cu等金属能形成配合物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
(5)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6)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下列各组物质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将对应的排列依据填在括号内.
(1)N2H4、N2O、NO、HNO2、N2O4、HNO3
氮元素的化合价依次升高
氮元素的化合价依次升高

(2)CH4、C2H6、C3H8、C4H10、C5H12      (
分子组成依次增加1个“CH2”原子团
分子组成依次增加1个“CH2”原子团

(3)Ca、Mg、Fe、Cu、Pt                (
金属活动性依次升高
金属活动性依次升高

Ⅱ. A、B、C、D、E为常见物质,已知A溶液为蓝色,B是一种碱,C是碱性氧化物,D和E为金属单质,回答:
(1)写出A、B、C的化学式:A
CuSO4
CuSO4
;B
Cu(OH)2
Cu(OH)2
;C
CuO
CuO
;D
Cu
Cu
;E
Fe
Fe

(2)写出下列各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B: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2NaOH=Cu(OH)2↓+Na2SO4

A→D:
CuSO4+Fe=FeSO4+Cu
CuSO4+Fe=FeSO4+Cu

Ⅲ.有人在研究硫酸亚铁(FeSO4)受热分解时,作出了两种假设:
(1)假设它按KClO3受热分解的方式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SO4
  △  
.
 
FeS+2O2
FeSO4
  △  
.
 
FeS+2O2

(2)假设它按CaCO3受热分解的方式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SO4
  △  
.
 
FeO+SO3
FeSO4
  △  
.
 
FeO+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