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2.高20 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粉 (3)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 cm.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 .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 .其原因是 .六.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粉
(3)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______,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且在0刻度正上方有一圆状缺口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橡皮塞B),C为能自由移动的活塞.他们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两个可自由移动的活塞C分别调整到左右两边刻度的10 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塞上橡皮塞B;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记录两活塞C之间的距离为h.

  e.根据数据h列出公式,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注:A容器内的固态物质、惰性电热板、活塞部分所占体积忽略不计,活塞与玻璃容器之间的摩擦力也忽略不计)

(1)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分别移动两活塞C到左右两边刻度为10 cm处,塞紧橡皮塞B,双手将两活塞C向里推,使活塞之间的距离缩小,然后松手,活塞向外移动,直到两活塞C的距离为________cm时停止移动,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2)

b-d的实验步骤中两活塞之间的距离h具体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含字母h)为________.

(4)

如果在操作d中惰性电热板没有冷却到原来温度,则e操作中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理论值偏________(“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 cm2、高20 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

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

(2)

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

[  ]

A.

红磷

B.

木炭

C.

铁粉

(3)

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 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

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______,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4?无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 A的密封盖,再向B中加水,使B中的液面高于A,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或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用手捂住A的外壁,若B中的液面上升,则气密性好.)
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 A的密封盖,再向B中加水,使B中的液面高于A,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或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用手捂住A的外壁,若B中的液面上升,则气密性好.)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
B
B
(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粉
(3)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
12
12
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
偏大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
氢氧化钠的溶液
氢氧化钠的溶液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