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的距离相同时比时间: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 师:有没有其他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生:讨论并回答(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落下.当它们都在空中时.离地较近的纸片运动得较快). 师:<板书>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刚是班上有名的短跑运动员.有一天,大家为小刚跑步的速度是否比小玲骑自行车速度更快的事争论起来,大家吵着要在操场上进行比赛.正在这时,小玲说,如果比赛时间足够长,我的速度肯定比小刚快;如果比赛的距离太短,我的速度可能比他的慢.

(1)小玲所指的速度是什么速度?

(2)请你设计一个比赛方案,来证明小玲判断的对错;

(3)如果小刚与小玲因故不能同时到达比赛场地进行比赛,这场速度的比较还能进行吗?

(4)以下两表是体育老师为小刚、小玲测试的成绩表,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表1:小刚跑步的成绩表

表2:小玲骑自行车的成绩表

①在400m全程中,小刚和小玲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②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多少路程内,小刚的平均速度比小玲的平均速度大?

③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多少秒以后,小玲的平均速度比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④我们把表格中两个相邻的数据之间的路程称为一个阶段.

问:从起点开始,在哪一个路段小玲的速度第一次超过小刚在这个路段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姜堰市模拟)(1)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①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图17所示实验,将同一个弹簧每次压缩
不同
不同
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右端,松开后小球弹开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木块
被推动的距离
被推动的距离
,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②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不能
不能
达到探究目的.(选填“能”或“不能”)
③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彻底消失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
不对
不对
的,理由是
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能量转化为内能了(或以热的形式散发了)
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能量转化为内能了(或以热的形式散发了)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保持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变,调节光屏位置,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幻灯机(或投影仪)
幻灯机(或投影仪)

②一段时间过后,蜡烛燃烧变短,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仍在成在光屏中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
移动.
③若在蜡烛和凸透镜的中间给凸透镜戴上一片“近视眼镜”,则只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右”)移动,光屏上仍可出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宇骑车不踩踏脚板,在水平路面上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于是他猜想滑行的距离不仅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可能与初始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请你观察小车由斜面滑下后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他先后三次将小车从
不同高度
不同高度
处释放,比较小车在
同一粗糙
同一粗糙
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2)为了探究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关系.
①三次实验是将小车从斜面上的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处释放;
②三次实验中,小车在
木板
木板
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小,小车速度改变最
 (选填“快”或“慢”);
③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光滑无摩擦,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
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后小宇猜想:小车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上述两个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宇又做了如下实验:在小车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到水平的木板上,记录小车和钩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
质量m/kg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滑行距离s/m 0.42 0.41 0.43 0.42 0.43 0.42 0.42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
无关
无关

(4)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下列探究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D
D

A.探究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B.探究物体的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宇骑车不踩踏脚板,在水平路面上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于是他猜想滑行的距离不仅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可能与初始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请你观察小车由斜面滑下后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他先后三次将小车从__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__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2)为了探究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关系.
①三次实验是将小车从斜面上的______ 处释放;
②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_____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小,小车速度改变最______ (选填“快”或“慢”);
③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光滑无摩擦,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______.
(3)实验后小宇猜想:小车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上述两个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宇又做了如下实验:在小车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到水平的木板上,记录小车和钩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
质量m/kg0.100.150.200.250.300.350.40
滑行距离s/m0.420.410.430.420.430.420.42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______;
(4)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下列探究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______
A.探究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B.探究物体的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