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 求在[-3,1]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湖北模拟)已知圆M的圆心M在x轴上,半径为1,直线l:y=
4
3
x-
1
2
,被圆M所截的弦长为
3
,且圆心M在直线l的下方.
(I)求圆M的方程;
(II)设A(0,t),B(0,t+6)(-5≤t≤-2),若圆M是△ABC的内切圆,求△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有(1)、(2)、(3)三个选答题,每小题7分,请考生任选2题作答,满分14分,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计分.作答时,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并将所选题号填入括号中.
(1)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M=
7-6
4-3
,向量
ξ 
=
6
5

(I)求矩阵M的特征值λ1、λ2和特征向量
ξ
1
ξ2

(II)求M6
ξ
的值.
(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x=2cosα
y=sinα
(α为参数)
.以直角坐标系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
π
4
)=2
2

(Ⅰ)求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点P为曲线C上的动点,求点P到直线l距离的最大值.
(3)选修4-5:不等式选讲
(Ⅰ)已知:a、b、c∈R+,求证:a2+b2+c2
1
3
(a+b+c)2
;    
(Ⅱ)某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之和等于3,求其对角线长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有(1)、(2)、(3)三个选答题,每小题7分,请考生任选2题作答,满分14分,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计分.作答时,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并将所选题号填入括号中.
(1)(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向量
(I)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II)求的值.
(2)(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以直角坐标系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求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点P为曲线C上的动点,求点P到直线l距离的最大值.
(3)(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Ⅰ)已知:a、b、;w.w.w.k.s.5.u.c.o.m   
(Ⅱ)某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之和等于3,求其对角线长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有(1)、(2)、(3)三个选答题,每小题7分,请考生任选2题作答,满分14分,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计分.作答时,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并将所选题号填入括号中.

(1)(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向量

    (I)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II)求的值.

 

 

(2)(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以直角坐标系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求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点P为曲线C上的动点,求点P到直线l距离的最大值.

 

 

(3)(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Ⅰ)已知:a、b、;www.7caiedu.cn   

(Ⅱ)某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之和等于3,求其对角线长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有(1)、(2)、(3)三个选答题,每小题7分,请考生任选2题作答,满分14分,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计分.作答时,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并将所选题号填入括号中.
(1)(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向量
(I)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II)求的值.
(2)(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以直角坐标系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求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点P为曲线C上的动点,求点P到直线l距离的最大值.
(3)(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Ⅰ)已知:a、b、;   
(Ⅱ)某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之和等于3,求其对角线长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D  2.C 3.B 4.B 5.D 6.D 7.A 8.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72    10.    11.1 ,       12.f(x)=,3

13.          14.①②③④ , ①③②④

注:两个空的填空题第一个空填对得2分,第二个空填对得3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5.(本小题满分13分)

解:设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的有x人,则文娱队中共有(7-x)人,那么只会一项的人数是

(7-2 x)人.

 (I)∵

.……………………………………3分

∴x=2.           ……………………………………5分

故文娱队共有5人.……………………………………7分

(II) 的概率分布列为

0

1

2

P

,……………………………………9分

,……………………………………11分

=1.   …………………………13分

16.(本小题满分13分)

解:(I)由,得

.……………………………………2分

当x=1时,切线l的斜率为3,可得2a+b=0.       ①

时,有极值,则,可得4a+3b+4=0.②

由①、②解得    a=2,b=-4.……………………………………5分

设切线l的方程为 

由原点到切线l的距离为

.解得m=±1.

∵切线l不过第四象限,

∴m=1.……………………………………6分

由于l切点的横坐标为x=1,∴

∴1+a+b+c=4.

∴c=5.…………………………………………………………………7分

(II)由(I)可得

.……………………………………8分

,得x=-2,

x

[-3,-2)

-2

(-2, )

(,1]

+

0

-

0

+

f(x)

极大值

极小值

……………………………………11分

∴f(x)在x=-2处取得极大值f(-2)=13.

处取得极小值=

又f(-3)=8,f(1)=4.

∴f(x)在[-3,1]上的最大值为13,最小值为.……………………………………13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

解法一:(I) ∵PC平面ABC,平面ABC,

∴PCAB.…………………………2分

∵CD平面PAB,平面PAB,

∴CDAB.…………………………4分

∴AB平面PCB.  …………………………5分

(II) 过点A作AF//BC,且AF=BC,连结PF,CF.

为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的角.………6分

由(Ⅰ)可得AB⊥BC,

∴CFAF.

由三垂线定理,得PFAF.

则AF=CF=,PF=

中,  tan∠PAF==

∴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的角为.…………………………………9分

(III)取AP的中点E,连结CE、DE.

∵PC=AC=2,∴CE PA,CE=

∵CD平面PAB,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  DE PA.

为二面角C-PA-B的平面角.…………………………………11分

由(I) AB平面PCB,又∵AB=BC,可求得BC=

  在中,PB=

   

    在中, sin∠CED=

∴二面角C-PA-B的大小为arcsin.……14分

解法二:(I)同解法一.

(II) 由(I) AB平面PCB,∵PC=AC=2,

又∵AB=BC,可求得BC=

以B为原点,如图建立坐标系.

则A(0,,0),B(0,0,0),

C(,0,0),P(,0,2).

…………………7分

    则+0+0=2.

    ==

   ∴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的角为.………………………10分

(III)设平面PAB的法向量为m= (x,y,z).

   即

解得   令= -1,  得 m= (,0,-1).

   设平面PAC的法向量为n=().

 则   即

解得   令=1,  得 n= (1,1,0).……………………………12分

    =

    ∴二面角C-PA-B的大小为arccos.………………………………14分

18.(本小题满分13分)

解:(I)设P(x,y),因为A、B分别为直线上的点,故可设

   

   ∵

   ∴………………………4分

   又

   ∴.……………………………………5分

   ∴

  即曲线C的方程为.………………………………………6分

(II) 设N(s,t),M(x,y),则由,可得(x,y-16)= (s,t-16).

     故.……………………………………8分

     ∵M、N在曲线C上,

     ∴……………………………………9分

     消去s得 

由题意知,且

     解得   .………………………………………………………11分

又   , ∴

     解得  ).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3分

19.(本小题满分13分)

解:(I)∵

        ∴

        即

        又,可知对任何

所以.……………………………2分

        ∵

      ∴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4分

    (II)由(I)可知=  ().

        ∴

        .……………………………5分

         当n=7时,

         当n<7时,

         当n>7时,

∴当n=7或n=8时,取最大值,最大值为.……8分

  (III)由,得       (*)

        依题意(*)式对任意恒成立,

        ①当t=0时,(*)式显然不成立,因此t=0不合题意.…………9分

     ②当t<0时,由,可知).

      而当m是偶数时,因此t<0不合题意.…………10分

     ③当t>0时,由),

 ∴.    ()……11分

      设     (

      ∵ =,

      ∴

      ∴的最大值为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3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解:(I) ∵x>0,∴

∴f(x)在(0,1)上为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由0<a<b,且f(a)=f(b),

可得 0<a1<b和

∴2ab=a+b>.……………………………………3分

,即ab>1.……………………………………4分

 (II)不存在满足条件的实数a,b.

     若存在满足条件的实数a,b,使得函数y=的定义域、值域都是

[a,b],则a>0.

    

①   当时,在(0,1)上为减函数.

     即 

解得  a=b.

故此时不存在适合条件的实数a,b.………………………………6分

②     当时,上是增函数.

     即 

此时a,b是方程的根,此方程无实根.

故此时不存在适合条件的实数a,b.………………………………8分

③     当时,

由于,而

故此时不存在适合条件的实数a,b.

      综上可知,不存在适合条件的实数a,b.………………………………10分

(III)若存在实数a,b(a<b),使得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b]时,值域为[ma,mb].

      则a>0,m>0.

①       当时,由于f(x)在(0,1)上是减函数,故.此时刻得a,b异号,不符合题意,所以a,b不存在.

②       当时,由(II)知0在值域内,值域不可能是[ma,mb],所以a,b不存在.

        故只有

上是增函数,

     ∴        即 

a,  b是方程的两个根.

即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大于1的实根.……………………12分

设这两个根为

+=?=

       即 

解得  

    故m的取值范围是.…………………………………………14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