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节课接近结尾的时候 near the end of each class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书面表达。
     校刊“临湖采莲”面向全体初二同学开展“我们的学校生活”主题征文活动。请你用英语写一篇小文章,向校刊投稿。要点如下:
    1. 每天早上6:50 开始, 下午 5:30 结束。我每天花2小时做作业。
    2. 最喜欢的科目是烹饪课,因为我可以学到怎样做健康而美味的食物。
    3. 我也很喜欢陈老师明亮而带有微笑的眼睛,它们使她看起来很漂亮、很和蔼。她很有幽默感,在她课上我从来不感到无聊或不快。
    4. 放学后学校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我们学校的另一边有个带有许多有用图书的图书馆。在阅读课上,我可以阅读自己最喜欢的书和杂志,并在每节课的最后和同学交流所读的书;在老友俱乐部
(Buddy Club),我可以和别人交朋友。我的朋友会倾听我的问题并为我保守秘密。
     提示说明:文章必须包含以上所有要点。不要逐字翻译,可适当调整语序及分段,以使文章更连贯、通顺、清晰。文章开头结尾已写好。校刊期待大家的优秀作品!
                                                               Life in Our School
     I'd like to tell you about my school li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戴 车 匠
汪曾祺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
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车匠,无可考。想来这是很久远的事了。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从我记事的时候,全城似只有这一个车匠,一家车匠店。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坐南朝北。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戴家车匠店夹在两家之间。门面很小,只有一间。地势却颇高。跨进门坎,得上五层台阶。因此车匠店有点像个小戏台(戴车匠就好像在台演戏)。店里正面是一堵板壁。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不知这是哪位读书人的手笔。但是看来戴车匠很喜欢这副对子。板壁后面,是住家。前面,是作坊。作坊靠西墙,放着两张车床。这所谓车床和现代的铁制车床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一张狭长的小床,木制的,有一个四框,当中有一个车轴,轴上安小块木料,轴下有皮条,皮条钉在踏板上,双脚上下踏动踏板,皮条牵动车轴,木料来回转动,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其原理倒是和铁制车床是一样的。
靠里的车床是一张大的,那还是戴车匠的父亲留下的。老一辈人打东西不怕费料,总是超过需要的粗壮。这张老车床用了两代人,坐板已经磨得很光润,所有的榫头都还是牢牢实实的,没有一点活动。戴车匠嫌它过于笨重,就自己另打了一张新的。除了做特别沉重的东西,一般都使用外边较小的这一张。戴车匠起得很早。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看看图样,坐到车床的坐板上了。一个人走进他的工作,是叫人感动的。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看到戴车匠坐在床子上,让人想起古人说的:“百工居于肆,以成其器”。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很少。
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孩子们愿意上戴车匠家来,还因为他养着一窝洋老鼠——白耗子,装在一个一面有玻璃的长方木箱里,挂在东面的墙上。洋老鼠在里面踩车、推磨、上楼、下楼,整天不闲着,——无事忙。戴车匠这么大的人了,对洋老鼠并无多大兴趣,养来是给他的独儿子玩的。
一到快过清明节,大街小巷的孩子就都惦记起戴车匠来。
这里的风俗,清明那天吃螺蛳,家家如此。孩子们除了吃,还可以玩,——用螺蛳弓把螺蛳壳射出去,螺蛳弓是竹制的小弓,清明前半个月,戴车匠就把别的活都停下来,整天地做螺蛳弓。孩子们从戴车匠门前过,就都兴奋起来。到了接近清明,戴车匠家就都是孩子。螺蛳弓分大、中、小三号,弹力有差,射程远近不同,价钱也不一样。孩子们眼睛发亮,挑选着,比较着,挨挨挤挤,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到清明那天,听吧,到处是拉弓放箭的声音:“哒——哒!”
戴车匠每年照例要给他的儿子做一张特号的大弓。所有的孩子看了都羡慕。
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的儿坐在门坎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倒闭了的钱庄的屋顶上,若有所思。
他在想什么呢?
他的儿子已经八岁了。他该不会是想:这孩子将来干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
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我去乡已四十余年)。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
一九八五年七月
【小题1】小说写的是戴家车匠店,却在开头与结尾提到了侯家银匠店和杨家香店,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小题2】简要概括戴车匠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5分)
【小题3】小说中的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小题4】小说开头写“戴车匠是东街一景”,结尾又写道“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请结合现实,加以想象,探究应该如何看待“戴家车匠店”的消失。(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书面表达。
     自从教育部要求在学校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来,你们学校结合实际,在周三、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足球,排球,乒乓球等,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活动。请根据以下的功课表,谈谈自己的功课,为这两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挑选喜欢的体育运动,并说明喜欢的原因。要求词数在50左右,开头已给不计入总词数。
Wednesday
Friday
8:0-8:45
Math
Chinese
8:55-9:40
 
English
 
 
Art
10:45-11:30
P.E
Math
Noon
 
 
1:30-2:00
Chinese
Music
2:25-3:10
 
 
     I have a busy school li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书面表达。
     根据以下信息,用第一人称写一篇不少于50词的自我介绍。
   (1)张婷,女,北京101中初一·八班学生。 
   (2)上午8:00上课,上午4节课,最喜欢的是音乐课。中午12:30在餐厅吃饭。放学后喜欢和同学
一起去操场踢足球。
   (3)家里有一台电脑。常玩游戏和下载音乐。最喜爱的动物是熊猫。可以在网上获取有关熊猫
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英国学校的生活_______________  2.一所混合型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3.喜欢看报纸和杂志_____________  4.阅读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驾驶课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花费更少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

7.在每节课临近结束时___________  8.开车送我去学校________________

9.一个九年级的毕业生__________  10.和新同学谈论学校生活_________

11.在回家作业方面帮助我________ 12.愉快地相互交谈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