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这是一个典型的事物类话题.有较大的开放性.首先在写作对象的选取上范围很广.身边物无论贵贱巨细.均可入文.其次在就物抒写的人事上.范围也非常宽泛.人情人性.沧桑变化.家事国事天下事.尽能一谈.但也必须注意到话题的限制.一是选取的物必须具备“旧 这一特点.二是其“经历了时间.也经历了人事 的隐含意义关注我们身边的人事.做生活的有心人.善发现和感悟.尽管写作时的思路必须是由物及人或事.但构思时可以逆向进行.先筛选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确定自己要表达的主题.然后再从这人这事中选取一个始终关联的有代表性的物来作为切入点.比如写母亲的伟大.可以以母亲常用的一样东西或母亲为自己做的一件衣物为话题,再如写自己生活的村子的变化.可以用家里的一盏煤油灯为话题等等.这个话题需要见物生感.所以在写作体裁的选择上以记叙文为主. [佳作展评] 菜刀怀旧张晓林平淡而多情的岁月.总是这么流过.轻轻拂过世人与世物的面颊.继续流.流着.――题记岁月是潺潺的酒.在尽情飘逸淳厚的香气时也为世物上锈,岁月是悠悠的诗.在轮回的年华里赋予旧物以深刻的意义.我家的菜刀.自小就是脑海中鲜明的记忆.它宽大.厚重.业已被岁月蚀成了深褐色.娘说.这菜刀是外祖父当时给人家做饭用的.后来给了大姨.大姨过世后就传给她了.用了足半个世纪.说它锋芒如初是假的.只记着小时候看娘切肉一类的东西总是来回锯好几下,说它宝刀不老更是浮夸.每次切面团.西瓜之类.它都要给添些斑斑点点的锈迹.可娘就是不肯弃旧换新.大声疾呼.这刀是传家宝!的确如此.这老菜刀实为娘的宝贝.记得小时候.菜刀的木柄裂了.全家把握机会让娘换菜刀.我却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截圆木.把刀柄楔上了.娘把我一顿好夸.又对爹和姐一顿批评.说他们还比不了我.幼小的我产生了初步的成就感.如今想来.还是娘太看重菜刀的缘故.还有一次.电视广告上播了一条铁锅可补铁的消息.算是被娘逮住了.忙称老菜刀的补铁效果是最好不过了.绝对超过它那什么锅的.我们只有附和.直到去年.姐从深圳打工回来.捎回把放银光的不锈钢菜刀.娘拿着它和老菜刀比较着.却一语不发地发愣.姐姐一旁说:“一白一黑.一轻一重.一快一钝! 娘好一会儿回过神来.喃喃说道:“是呀.该换换啊! 全家人大惊.却没有大喜.娘的话和语气分明有几分伤感的味道.果然.娘以后切菜换新菜刀了.还夸.新菜刀是多么好用.老菜刀被安放在一个木盒里.我还见过娘在没事儿时会取出来.再拿一两个土豆.用它切成片.再切成丝--娘再把它小心地用红布包好.端正地放进盒里.剩下的是那一堆土豆丝和上面道道黄褐色的锈迹--岁月为老菜刀打上层层锈迹.娘却用心灵将锈迹一遍遍地擦净--[品评]这篇文章从题目到内容.都弥漫着一种温和隽永的意味.作者文笔老到.徐缓从容中将独具个性体验的感悟抒写得意味深长.有精细的细节.也有善意调侃的灵动.加上简洁精到的语言.很好地表达了旧物深情的主题.题记如诗.韵味悠悠,结尾最见才思.堪称佳妙.让人赞叹不已.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