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两个同样大小的凸透镜.一个凸一点.一个平一点.他们的焦距相比较大的是 (选填“较凸的 或 较平的 )凸透镜.生活中用的放大镜是 透镜.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1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请你写出两个可能的原因: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1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
物距u/cm实验序号焦距f/cm像距v/cm
151817
21030
3126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5)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2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2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1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请你写出两个可能的原因: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1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
物距u/cm实验序号焦距f/cm像距v/cm
151817
21030
3126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5)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2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2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1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会聚
会聚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1
11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请你写出两个可能的原因:
烛焰在焦点以内或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烛焰在焦点以内或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1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倒立
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幻灯机和投影仪
幻灯机和投影仪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靠近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
物距u/cm 实验序号 焦距f/cm 像距v/cm
15 1 8 17
2 10 30
3 12 6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
(5)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2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2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10
10
cm.
(2)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①
光具座上没有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
光具座上没有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
;②
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
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

(3)错误改正后,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缩小
缩小
的实像.
(4)小明继续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当烛焰移至35cm 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
投影仪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这一原理制成.
(5)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40cm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
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烛焰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之后变为平行光
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烛焰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之后变为平行光

(6)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物距在不断的减小的过程中,成像性质发生改变的两个转折点是
二倍焦距
二倍焦距
一倍焦距
一倍焦距

(7)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完整
完整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
变暗
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后,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如果让平行光通过材料、凹凸程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线的会聚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小明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由两种材料做成的凸透镜A、B、C(其中A和C为同种材料)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1)比较A和B两凸透镜的光路可得到的结论是:凹凸程度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与
材料
材料
有关.
(2)比较A和C两凸透镜的光路可得到的结论是:
材料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与凹凸程度有关
材料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与凹凸程度有关

(3)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说明:该答案只作为参考,其他答案只要合理都给分。

一、填空题(1、2两题每空0.5分,其他每空1分,计30分)

1、  位置、状态、托盘天平、杆秤、磅秤、电子秤。2、发热体、手柄、底部铁板、手柄。3、不变、变大、变小。4、目镜、小、大。5、绝缘体、电视机、计算机。6、克、       

克/厘米3、千克/米3、吨。7、10、2.6克/厘米3、2.6克每立方厘米。8、地磁场的存在、不能、卫星定位。9、会聚、较平的、凸。10、坐井观天,立竿见影、镜花水月、海市蜃楼。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B C B B B    C B B A C    D B D B A

三、实验题:(6分+9分+3分+7分,计25分)

26、游码、杯子、m、杯子和水、m、m= m―m

27、蜡烛、凸透镜。(1)图略 1分。(2)20厘米~40厘米(3)不变、变暗。(4)每两空1分。

28、6H、F、3B。

29、(1)用天平测出空杯子的质量m1                    1分

   (2)用天平测出杯子和一满杯水的总质量m2          1分

   (3)用天平测出杯子和一满杯牛奶的总质量m3        1分

计算:m= m2―m1                                                     1分

      V=V= m                                1分

      m= m3- m1                                                         1分

      ρ= m/ V=( m3- m1) ρ/( m2―m1)               1分

四、简答与计算(3分+6分+6分,计15分)

30、略。

31、(1)1g/cm3                                       2分

(2) 4.9g                                           2分

(3) 44.9g                                          2分

32、V=m=10 cm3                                2分

    V<V,所以铜球是空心的                       2分

    V空=V- V=10 cm3                             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