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老师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A. 投影仪离屏幕远一点.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点B. 投影仪离屏幕远一点.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点C. 投影仪离屏幕近一点.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点D. 投影仪离屏幕近一点.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点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09义乌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0°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测量的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如图所示)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当入射角为
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
(2)实验中老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该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改变入射角度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实验次数 入射角i 反射角γ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反射角
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反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21、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0°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测量的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线与镜面的夹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课堂上,老师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
(1)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一条)
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0°
20°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了反射角
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了反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课堂上,老师用小磁块将图片固定在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小磁块能静止在黑板上不会滑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说明:该答案只作为参考,其他答案只要合理都给分。

一、填空题(1、2两题每空0.5分,其他每空1分,计30分)

1、  位置、状态、托盘天平、杆秤、磅秤、电子秤。2、发热体、手柄、底部铁板、手柄。3、不变、变大、变小。4、目镜、小、大。5、绝缘体、电视机、计算机。6、克、       

克/厘米3、千克/米3、吨。7、10、2.6克/厘米3、2.6克每立方厘米。8、地磁场的存在、不能、卫星定位。9、会聚、较平的、凸。10、坐井观天,立竿见影、镜花水月、海市蜃楼。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B C B B B    C B B A C    D B D B A

三、实验题:(6分+9分+3分+7分,计25分)

26、游码、杯子、m、杯子和水、m、m= m―m

27、蜡烛、凸透镜。(1)图略 1分。(2)20厘米~40厘米(3)不变、变暗。(4)每两空1分。

28、6H、F、3B。

29、(1)用天平测出空杯子的质量m1                    1分

   (2)用天平测出杯子和一满杯水的总质量m2          1分

   (3)用天平测出杯子和一满杯牛奶的总质量m3        1分

计算:m= m2―m1                                                     1分

      V=V= m                                1分

      m= m3- m1                                                         1分

      ρ= m/ V=( m3- m1) ρ/( m2―m1)               1分

四、简答与计算(3分+6分+6分,计15分)

30、略。

31、(1)1g/cm3                                       2分

(2) 4.9g                                           2分

(3) 44.9g                                          2分

32、V=m=10 cm3                                2分

    V<V,所以铜球是空心的                       2分

    V空=V- V=10 cm3                             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