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 .a2值必须是一定的 D.a1 .a2必须满足.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以下是一些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填写正确说法前面的序号)
A、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将变窄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C、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如果摆长测量无误,但测得的g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将全振动的次数n误计为n-1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用到天平、打点计时器和刻度尺.
E、在“描迹法画电场中的等势线”的实验中,塑料板上自下而上依次是导电纸、复写纸、白纸.
F、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斜槽可以不光滑,但必须保持其末端切线水平.
(2)有一根细而均匀的中空柱状导电材料样品如图a所示,截面为同心圆环如图b所示,在样品两端面上有焊接良好的引出导线.样品长约5cm,教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预测电阻时,选择开关置于“×10”倍率挡,其示数如图c所示,已知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为ρ,因该样品的内径太小,无法直接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现提供下列实验器材:精英家教网
A.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
B.螺旋测微器
C.电流表A1(量程为50mA,内阻r1=100Ω)
D.电流表A2(量程为3A,内阻r2约为0.1Ω)
E.电压表V1(量程为3V,内阻r3约为10KΩ)
F.电压表V2(量程为15V,内阻r4约为90KΩ)
G.滑动变阻器R(0~10Ω,额定电流2A)
H.直流电源E(电动势12V,内阻r约1Ω)
I.导电材料样品Rx(长约5cm,电阻约为图c测量值)
J.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不使用多用电表读数情况下,请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尽可能精确的测量该样品内径d
的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①教师用多用电表预测的电阻值如图c所示,约为
 
Ω
②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样品的长度如图d所示,其示数L=
 
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径如图e所示,其示数D=
 
mm.
③请选择合适的仪器:电流表选
 
 电压表应选
 
(填所选器材前标号).
④在虚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⑤用ρ、L、D和测得量的符号来表示样品的内径d=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以下是一些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正确说法前面的序号)
A、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将变窄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C、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如果摆长测量无误,但测得的g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将全振动的次数n误计为n-1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用到天平、打点计时器和刻度尺.
E、在“描迹法画电场中的等势线”的实验中,塑料板上自下而上依次是导电纸、复写纸、白纸.
F、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斜槽可以不光滑,但必须保持其末端切线水平.
(2)有一根细而均匀的中空柱状导电材料样品如图a所示,截面为同心圆环如图b所示,在样品两端面上有焊接良好的引出导线.样品长约5cm,教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预测电阻时,选择开关置于“×10”倍率挡,其示数如图c所示,已知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为ρ,因该样品的内径太小,无法直接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现提供下列实验器材:
A.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
B.螺旋测微器
C.电流表A1(量程为50mA,内阻r1=100Ω)
D.电流表A2(量程为3A,内阻r2约为0.1Ω)
E.电压表V1(量程为3V,内阻r3约为10KΩ)
F.电压表V2(量程为15V,内阻r4约为90KΩ)
G.滑动变阻器R(0~10Ω,额定电流2A)
H.直流电源E(电动势12V,内阻r约1Ω)
I.导电材料样品Rx(长约5cm,电阻约为图c测量值)
J.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不使用多用电表读数情况下,请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尽可能精确的测量该样品内径d
的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①教师用多用电表预测的电阻值如图c所示,约为______Ω
②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样品的长度如图d所示,其示数L=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径如图e所示,其示数D=______mm.
③请选择合适的仪器:电流表选______ 电压表应选______(填所选器材前标号).
④在虚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______.
⑤用ρ、L、D和测得量的符号来表示样品的内径d=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大小为a1 )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大小为a1 )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 )
A.vm 只能为2v,无论a1、a2为何值
B.vm 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C.a1、a2的值必须是一定的
D.a1、a2必须满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大小为a1 )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 )
A.vm 只能为2v,无论a1、a2为何值
B.vm 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C.a1、a2的值必须是一定的
D.a1、a2必须满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ABC

ABD

AC

A

AC

BC

AC

AD

C

C

C

二、填空题

13.   14.4m                       14.(M+m)g-masinθ    15. 0.5s   18.75m或75/4

16.2.5m/s2                       17.1.5gsinα

三、计算题

18. 甲→V=1.5m/s     乙→V2=10m/s                                                                         (1)s=25m<L       

 A=o.5m/s2                                                                                                                                                           (2)s=25m=L

考虑两车速度相等时的相对位移S                                                                          (3)s=25m>L

2as=(15-10)2

∴s==25m

19.

 

 

 

 

 

(1)   对B有s=a1t2        ∴a1=

(2)   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的F-f=mB?a1⇒f=45N

              

∴vA=aA?t=4.5m/s

(3)   ∆S=SB-SA=5-aA?t2=0.5m

 

 

 

20.

对B:                        t1=

对A:                        v1=a1?t1=μg?

A再次与B相对静止t2=

∆S=SB-SA=

 

21.(1)NA=mgcosθ

 

 

22.

 

 

 

F-μ(m1+m2)g=(m1+m2)a1⇒a1=1m/s2

a2=μg=1m/s2                                             a3=

(a1t1)(6-t1)+ a3(6-t1)2=18                       ⇒  t1=(6-6)s

V=a1t1+a3(6-t1)=(18-6)m/s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