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宏的祖先是周朝的仲山甫.因受封于樊.故以樊为姓.他的父亲继承了祖辈的传统.善于农业生产和经商.是当地有名的大家族.B.王莽末年.义兵起事攻打湖阳时樊宏在妻子.儿女被扣作人质的情况下.利用“令出譬伯升 的机会.毅然留在义军营中.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大义灭亲的精神.C.樊宏为人谦恭和顺.谨慎戒惧.从不用非正当的手段谋取功名利禄.他还经常告诫子弟:“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 并以保身全己“为乐来勉励他们.D.樊宏临终遗令薄葬.陪葬之物一概不用.汉光武帝善其令.把遗书传给百官们看.表示将遵从樊宏遗愿.并说自己百年之后也打算采用这种方法.第二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第一卷(选择题  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C

D

C

B

D

C

B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10分)

⑴、(4分)刘赐的妹妹是樊宏的妻子,湖阳县府因此把樊宏的妻儿抓了起来,命令樊宏出城劝刘伯升退兵,而樊宏趁机留在义军营中。

⑵、(3分) 我并非不喜欢荣华权势,但是天理憎恶骄满而喜好谦恭,从前那些贵戚的下场,就是明显的警戒啊。               

⑶、(3分)皇帝知道后,便常常命令骑从,在即将上朝时才告诉樊宏,以不让他提前到。

12、(8分)

⑴、(6分)这两首诗写雪时都重点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张诗后两句分别从人的触觉、听觉、视觉来写雪。白诗四句分别从人的触觉、视觉、听觉来写雪。      

⑵、(2分)都写出了诗人的孤寂无眠。

13、(5分)略

五、(22分)

14.(4分)

   “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15.(4分)

①雨中的神韵与魅力;②对称之美;③团结与温情;④对乡村的坚守。

16.(6分)

“迷路”的原因:①对乡村的背弃;②被城市拒绝和抛弃。意义:表现现代人在追求新生活过程中的困惑,强调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不要丢掉过去美好的东西。

17.(8分)

  (1)实写(“瓦松”名称及药用功能)、虚写(梦中“瓦松”)两方面。原因:与瓦“能冲洗出乡村旧事”形成呼应,更能表达出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

(2)表现“我”对“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亲切感;点明主题,表达“我”灵魂归乡的愿望。

六(15分)

18、(5分)

参考例句:水龙头不打开,再清亮的水也只能关在水管里;学了知识却不会应用,再先进的理论也只能束之高阁。

19.(4分)

参考例句:问号,就像人躬身自问一辈子,因为人生最大的困惑来自我们自身。

20、(6分)略。

七、作文(60分)略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