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速度V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可以将其运动看作一个竖直向上的速度为V0的匀速运动和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两个分运动速率相等时.物体到达最高点.B.当两个分运动速率相等时.物体回到抛出点.C.当自由落体分运动的位移大于匀速运动的位移时.物体一定在抛出点的下方.D.当自由落体分运动的位移小于匀速运动的位移时.物体一定向上运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CE
ACE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F.斜槽必须是光滑的,以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作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后,为算出其初速度,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有
小球从原点到某时刻的水平位移x
小球从原点到某时刻的水平位移x
从原点到该时刻的竖直位移y
从原点到该时刻的竖直位移y
.其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
x
g
2y
x
g
2y

(3)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而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根据图示,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C
C

A.1.0m/s    B.10m/s    C.2.0m/s     D.2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7?静海县模拟)两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
(1)甲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2)乙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P球会砸中Q球.
P球会砸中Q球.

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保持AC不变),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滚下,在坐标纸上依次记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O为小球的抛出点).
(1)在图中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
(2)从图中可看出,某一点的位置有明显的错误,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该次实验中,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时的初始位置比其他几次偏
(选填“高”或“低”).
(3)实验时将固定在斜槽的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实验前要检查木板是否水平,请简述你的检查方法.
将小球放在槽的末端(或木板上)看小球能否静止(或用水平仪检查木板是否水平)
将小球放在槽的末端(或木板上)看小球能否静止(或用水平仪检查木板是否水平)

(4)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D
BCD

A.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     B.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C.实验前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   D.小球的平抛运动要靠近但不接触木板
(5)某同学从图象中测得的三组数据如表所示,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1
1
m/s.
x/cm 10.00 20.00 30.00
y/cm 5.00 20.00 45.00
(6)用描迹法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应选用下列各组器材中的哪一组
D
D

A.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秒表,米尺和三角尺,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带孔卡片
B.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天平和秒表,米尺和三角尺,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带孔卡片
C.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千分尺和秒表,米尺和三角尺,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带孔卡片
D.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米尺和三角尺,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带孔卡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