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易题 约80%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某天然矿泉水标签(已破损)如下,请认真阅读后填空.
主要成分(mg/L):
碳酸氢根离子(HCO3-):173-205 氯离子(Cr):1.0-8.0 硫酸根离子
钠离子(Na+):8-50 锌离子(Zn2+)2.5-12.5   PH值:7.8±0.5
(1)标签中只有硫酸根离子符号被损毁,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应该是
SO42-
.该天然矿泉水中含有多种溶质,其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为
NaHCO3

(2)该天然矿泉水产地儿童智力发育较好可能与矿泉水中的
Zn2+或锌元素
有关;该矿泉水显
性(填“酸”或“碱”或“中”).
(3)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原子中与氯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AD
(填序号).

   A、氟        B、硫        C、钾         D、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豆浆机由于快捷方便而进入千家万户.请根据图示回答:
(1)制作材料中的铝合金材料属于
混合物
混合物
(填“纯净物”、“混合物”或“单质”).铝是活泼金属,而该铝合金外壳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Al+3O2=2Al2O3
4Al+3O2=2Al2O3

(2)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b(或d)
b(或d)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制作手柄的塑料属于
热固性
热固性
塑料(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3)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早餐饮品,以下是豆浆中一些营养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请根据下表回答:
成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A
质量分数/% 96.0 1.8 0.7 1.1 0.01 0.03 0.0005 0.015
①豆浆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是

②青少年缺乏
元素易患有佝偻病,缺乏
维生素A
维生素A
易引起夜盲症.
③在豆浆所含的营养素中能供给人体能量的营养素有
蛋白质、糖类、脂肪
蛋白质、糖类、脂肪

④清洗豆浆机时,常加入洗涤剂清洗油脂,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乳化
乳化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有同学对事先在烧瓶中加水产生了疑问.他提出了猜想:
猜想1:加水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变缓.
猜想2:…
并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每次取15毫升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  验 1 2 3 4 5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MnO2粉末用量/克 0.5 0.5 0.5 0.5 0.5
收集到50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 560 186 103 35 12
反应后液体温度/℃ 26 38 43 59 71
(1)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的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看是否复燃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看是否复燃

(2)稀释对反应速度有怎样的影响?
稀释使反应速度减慢
稀释使反应速度减慢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同学的猜想2是:加水稀释还可以
给溶液降温
给溶液降温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主要有①反应温度;②反应物浓度;③是否使用催化剂;④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请用上述序号填写如下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铝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铝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为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小明家里也购买了一种标着“中性pH值平衡配方”的洗手液,为了了解这种洗手液的酸碱度,小明从老师那里要了几张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但是,洗手液属于胶体,直接使用pH试纸测试误差较大.为此,他在老师的配合下,设计了以下实验:
a、取来不同pH值的NaOH溶液2毫升,分别贴上标签,然后向溶液中各加入8毫升水,进行稀释;
b、向各溶液中滴入适量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c、向各溶液中逐滴滴入浓度为20%的HCl溶液,并记录恰好使溶液中红色消失时滴入溶液的滴数;
d、取来洗手液2毫升,并注入水8毫升进行振荡稀释;
e、向稀释后的洗手液中滴入适量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f、向红色的洗手液中逐滴滴入浓度为20%的HCl溶液,并记录恰好使溶液中红色消失时滴入溶液的滴数;
g、比较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1)通过实验,小明得到了下面的实验记录,你认为表中哪一个数据存在错误
序号5

(2)在洗手液中滴入盐酸5滴时,溶液中红色恰好褪去.你认为这种洗手液的ph值是
8

溶液标签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NaOH溶液pH值 9.2 9.0 8.8 8.6 8.4 8.2 8.0 7.8 7.6 7.4
滴入HCl滴数 11 10 9 8 4 6 5 4 3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
试管
试管
;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用水湿润
用水湿润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试管破裂
试管破裂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
CD
CD
(选填序号);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
B或C
B或C
(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5)实验室用图5中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
催化
.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6)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
H2O
H2O
.  
②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图5中的发生装置是
B
B
,收集装置是
C
C

③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a.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b.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是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④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
  △  
.
 
2CuO,CuO+2HNO3═Cu(NO32+H2O.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二
方案二
.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理由是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7)某化学调查小组的同学到钢铁厂做社会调查.他们抽取组成完全相同的质量为2.84g、4.26g、6.23g的三份钢样(假设钢样中只含铁和碳),分别加入100g稀硫酸中进行实验(实验I、Ⅱ、Ⅲ),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象图6:试回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①写出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②实验I中铁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2.8g
2.8g

③稀硫酸完全参加反应的实验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