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难题 约10%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已知2KClO3
MnO2
.
2KCl+3O2↑,CuO也可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甲同学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对比试验:
I.将xgKClO3与1.0gMnO2均匀混合加热      II.将3.0gKClO3与1.0g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①I中x的值为
3.0
3.0
;②II中的CuO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CuO+2HCl=CuCl2+H2O
CuO+2HCl=CuCl2+H2O

(2)乙同学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
I 50.0g 1% 0.1g 9mL
II 50.0g 2% 0.1g 16mL
III 50.0g 4% 0.1g 31mL
【数据处理及结论】
①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
C
C
(填编号).

②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双氧水浓度越大
双氧水浓度越大
,双氧水分解得快.
③丙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相同时间天平读数差值大小
相同时间天平读数差值大小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经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bcda
bcda
(填写选项符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4)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自动加液过滤装置:在普通过滤装置的漏斗上安装一个自动加液装置(图3).使用时,滤液不会溢出,过滤又较快,整个过程无须人照顾.自动加液装置中A管为“液体流出管”,B管为“空气导入管”. A管上口高出B管口约1cm.试回答问题:A管上口高出B管上口的理由是
便于达到“自动过滤”的目的;若A管上口低于B管上口或与B管上口平齐都不能实现“自动过滤”的目的
便于达到“自动过滤”的目的;若A管上口低于B管上口或与B管上口平齐都不能实现“自动过滤”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某化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2CO3,还含有少量NaCl,其它杂质不计)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备烧碱,并对所得的烧碱粗产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
一、粗产品制备
(1)将废碱液加热蒸发浓缩,形成较浓的溶液,冷却后与石灰乳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制得NaOH粗产品.
二、粗产品成分分析
(1)取适量粗产品溶于水,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粗产品中一定不含有
 
,理由是
 

(2)该小组同学通过对粗产品成分的实验分析,确定该粗产品中含有三种物质.
三、粗产品含量测定
Na2CO3含量的测定: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10.0g粗产品,进行实验.
精英家教网
说明: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E装置中的饱和NaHCO3溶液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为NaHCO3十HCl=NaCl十CO2↑十H2O.
(2)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③称量G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浓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再次称量G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 48g.
(3)问题探究
F中的试剂应为
 
,B装置的作用是
 

H装置的作用是
 

若没有H装置,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
事实上10.0g粗产品只能产生0.44g CO2.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解释实验值0.48g比正确值0.44g偏大的原因(假设操作均正确)
 

(4)数据计算
根据正确值0.44g可求得粗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NaOH含量的测定:(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某化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2CO3、还含有少量NaCl,其它杂质不计)和石灰乳(氢氧化钙的悬浊液)为原料制备烧碱,并对所得的烧碱粗产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
【粗产品制备】
(1)将废碱液加热蒸发浓缩,形成较浓的溶液,冷却后与石灰乳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制得NaOH粗产品.
【粗产品成分分析】
(1)取适量粗产品溶于水,加入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该粗产品中一定不含有
 
,理由是
 

(2)该小组同学通过对粗产品成分的实验分析,确定该粗产品中含有三种物质.
【含量测定】Na2CO3含量的测定: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20.0g粗产品,进行实验.精英家教网
【说明】①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②E装置中的饱和NaHCO3溶液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
(2)操作步骤: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G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浓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⑥再次称量G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48g.
(3)问题探究
①F中的试剂应为
 

②B装置的作用是
 

③在步骤②中,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
 

④若没有H装置,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
⑤该兴趣小组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些不合理,指导同学们更换了其中的一种试剂并去掉了一个装置后实验得到了完善,并测得20.0g粗产品只能产生0.44g CO2.你认为更换后的试剂是
 
,原实验中实验值0.48g比正确值0.44g偏大的原因是(假设操作均正确)
 

(4)数据计算:根据正确值0.44g求得了粗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某化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2CO3,还含有少量NaCl,其它杂质不计)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备烧碱,并对所得的烧碱粗产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
【粗产品制备】
(1)将废碱液加热蒸发浓缩,形成较浓的溶液,冷却后与石灰乳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2NaOH+CaCO3
Na2CO3+Ca(OH)2═2NaOH+CaCO3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制得NaOH粗产品.
【粗产品成分分析】
(1)取适量粗产品溶于水,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NO32+Na2CO3═BaCO3↓+2NaNO3
Ba(NO32+Na2CO3═BaCO3↓+2NaNO3
,该粗产品中一定不含有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
,理由是
滴加硝酸钡产生沉淀,说明产品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
滴加硝酸钡产生沉淀,说明产品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

(2)该小组同学通过对粗产品成分的实验分析,确定该粗产品中含有三种物质.
【粗产品中Na2CO3含量测定】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10.0g粗产品,进行实验.

(2)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③称量G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浓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⑤打开弹簧夹 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再次称量G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48g.
(3)问题探究
①步骤②的目的是
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含有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含有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②B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F中的试剂应为
浓硫酸
浓硫酸

③E 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除去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吸收除去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H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若没有H装置,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不变”).事实上10.0g粗产品只能产生0.44g CO2.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解释实验值0.48g比正确值0.44g偏大的原因(假设操作均正确)
装置D中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与装置E中NaHCO3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装置D中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与装置E中NaHCO3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某化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2CO3,还含有少量NaCl,其它杂质不计)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备烧碱,并对所得的烧碱粗产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
(一)粗产品制备:
(1)将废碱液加热蒸发浓缩,形成较浓的溶液,冷却后与石灰乳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制得
 
粗产品.
(二)粗产品成分分析:
(1)取适量粗产品溶于水,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粗产品中一定不含有
 

理由是
 

(2)该小组同学通过对粗产品成分的实验分析,确定该粗产品中含有三种物质.
(三)粗产品含量测定:
[Na2CO3含量的测定]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10.0g粗产品,进行实验精英家教网
说明: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E装置中的饱和NaHCO3溶液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为 NaHCO3十HCl=NaCl十CO2↑十H2O.
(2)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③称量G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浓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再次称量G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48g.
(3)问题探究
F中的试剂应为
 
,B装置的作用是
 

H装置的作用是
 

若没有H装置,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
事实上10.0g粗产品只能产生0.44g CO2.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解释实验值0.48g比正确值0.44g偏大的原因(假设操作均正确)
 

(4)数据计算
根据正确值0.44g可求得粗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NaOH含量的测定]
该小组同学又另取10.0g粗产品,逐滴加入20%的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为36.5g,放出CO20.44g(不考虑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求原粗产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