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若x=2.容器体积保持不变.新平衡下F的平衡浓度为0.5a mol/LD.若x=2.容器压强保持不变.新平衡下E的物质的量为a mol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Y(g)+3Z(g)
(1)经5min后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表示的速率为
0.03
0.03
mol(L?min).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ν(X)=3.5mol(L?min);乙:ν(Y)=2mol(L?min);丙:ν(Z)=4.5mol(L?min);丁:ν(X)=0.075mol(L?s).若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丁>乙>甲>丙
丁>乙>甲>丙

(3)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氮气,则平衡向
(填“左”“右”或“不”,下同)移动;若将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混合气体,则平衡向
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则平衡后X的转化率与(1)的平衡中X的转化率相比
B
B

A.无法确定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D.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5)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则a、b、c应满足的关系为
c=3ba≥0
c=3ba≥0

(6)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则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为
0.9<c≤4.5
0.9<c≤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9分)

       向体积为10 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 mol 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X(g)Y(g)+3Z(g)

   (1)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Ⅰ,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且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min);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反应速率分别为:甲:丙:。若其它条件下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3)若向Ⅰ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氮气,则平衡      (填“向左”或“向右”或“不”)移动;若将Ⅰ的平衡体系中部分混合气体移走,则平衡        (填“向左”或“向右”或“不”)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 mol X气体,则原平衡Ⅰ中X的转化率与重新平衡后X的转化率相比较       (选填字母)。

A.无法确定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D.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5)若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mol,达到平衡时各气体体积分数与Ⅰ平衡相同,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X(g) Y(g)+3Z(g)
(1)经5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 , 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 则用Y表示的速率为            mol/(L·min);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X)="3.5" mol/(L·min); 乙:v(Y)="2" mol/(L·min);丙:v(Z)=4.5mol/(L·min);丁:v(X)="0.075" mol/(L·s)。若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3)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氮气,则平衡向    (填"左"或"右"或"不)移动;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混合气体,则平衡向    (填“左”或“右”或“不”)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 , 则平衡后X 的转化率与(1)的平衡中X的转化率相比较:

A.无法确定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D.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5)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 达到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则a、b、c应该满足的关系为                  
(6)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起始时加入X、Y、Z 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 达到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向体积为2 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X(g) Y(g)+3Z(g)

(1)经5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 , 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 则用Y表示的速率为             mol/(L?min)。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X)=3.5 mol/(L?min);乙:v(Y)=2 mol/(L?min);丙:v(Z)=4.5mol/(L?min);丁:v(X)=0.075 mol/(L?s)。若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3)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氮气,则平衡向     (填"左"或"右"或"不)移动;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混合气体,则平衡向     (填“左”或“右”或“不”)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 , 则平衡后X 的转化率与(1)的平衡中X的转化率相比较:

A.无法确定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D.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5)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 达到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则:a、b、c应该满足的关系为                  

(6)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起始时加入X、Y、Z 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 达到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向体积为2 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 Y(g)+3Z(g)

(1)经5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 , 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 则用Y表示的速率为             mol/(L?min)。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X)=3.5 mol/(L?min);乙:v(Y)=2 mol/(L?min);丙:v(Z)=4.5mol/(L?min);丁:v(X)=0.075 mol/(L?s)。若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3)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氮气,则平衡向     (填"左"或"右"或"不)移动;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混合气体,则平衡向     (填“左”或“右”或“不”)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 , 则平衡后X 的转化率与(1)的平衡中X的转化率相比较:

A.无法确定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D.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5)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 达到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则:a、b、c应该满足的关系为                  

(6)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起始时加入X、Y、Z 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 达到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D   2.C  3.D   4.B  5.B  6.D  7.C  8.C  9.D   10.B

11.B   12.D   13.D   14.C    15.B    16.D   17.A  18.B    19.D    20.B

21(共7分).(1)略 (1分)  极性 (1分)  (2) H2O2H++HO2-   (1分)   H2O2+2OH-=O22-+2H2O(1分)

(3)H2O2+SO2=2H++SO42-(2分)

(4)ABC(1分)

22(共7分).(1)MgO 、C   (1分)    MgO(1分)

  (2)小(1分),   在液态水中,几个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在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相互  联结,形成相当疏松的晶体,使体积膨胀,密度减小。(1分)

(3) 4NH3+5O2=4NO+6H2O (1分)      2NH3 + 3CuO3Cu + 3H2O + N2(2分)

23.(共9分)(1)①两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但盛NaHCO3的试管中反应速率要快得多(1分)

②约为53/42;(1分)   ③不正确 (1分)

⑵  ①《NaHCO3、Na2CO3 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研究》(1分)

②托盘天平(1分)、温度计;(1分)

 a吸热(1分)    b:放热 (1分)   c:NaHCO3溶解和NaHCO3与盐酸反应(1分)

24.(共14分)(1)Fe2O3  (1分)   (2)D(1分)

   (3)①氢氧化铁胶体,(1分)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且有气泡产生(1分)Fe3+ + 3SCN- == Fe(SCN)3   (1分)

       Ba2+ + SO42- == BaSO4↓(1分)

       ②Fe3+与SO32-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2分)

③2Fe3+ + 3CO32- + 3H2O == 2Fe(OH)3↓+ 3CO2↑(2分)

④SO32-有较强的还原性,CO32-没有还原性(1分);SO32-水解能力较CO32-小(1分)

(4)4-21mO

2mFe     (2分)

25.(共8分)(1)so2(1分)

    (2)30(2分)

    (3)CaC2+2H2O→Ca(OH)2+C2H2(2分)

    (4)N2\CO\C2H4(各1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