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 Na2CO3固体20℃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E、X常温下为气体,A、B、C、D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其转化关系如右(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常温常压下,3.9gA与足量的氷充分反应放出热量a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    向500mL0.3mol/L的B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X,则所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20°C时的溶解度:S(Na2CO3)=21.2g,S(NaHCO3)=9.6g。则20°C恒温条件下向121.2g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理论上可以析出 NaHCO3 ________g (小数点后保留1位)

(4)    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是以下四种溶液:MgCl2溶液、 AlCl3溶液、NaOH溶液、氨水中的两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440mL甲与120mL乙反应,产生1.56g白色沉淀M

②取440mL乙与120mL甲反应,也产生1. 56g白色沉淀M

③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则产生3.12g白色沉淀M;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甲溶液为__________溶液,乙溶液为__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E、X常温下为气体,A、B、C、D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其转化关系如右(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常温常压下,3.9gA与足量的氷充分反应放出热量a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 向500mL0.3mol/L的B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X,则所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20°C时的溶解度:S(Na2CO3)=21.2g,S(NaHCO3)=9.6g。则20°C恒温条件下向121.2g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理论上可以析出NaHCO3________g (小数点后保留1位)
(4) 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是以下四种溶液:MgCl2溶液、 AlCl3溶液、NaOH溶液、氨水中的两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440mL甲与120mL乙反应,产生1.56g白色沉淀M
②取440mL乙与120mL甲反应,也产生1. 56g白色沉淀M
③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则产生3.12g白色沉淀M;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甲溶液为__________溶液,乙溶液为__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保定一模)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E、X常温下为气体,A、B、C、D含有相同的 金属离子,其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常压下,3.9gA与足量的氷充分反应放出热量a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Na2O2(s)+2H2O(l)=4NaOH+O2(g)△H=-4akJ/mol
2Na2O2(s)+2H2O(l)=4NaOH+O2(g)△H=-4akJ/mol

(2)向500mL0.3mol/L的B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X,则 所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Na+)>c(HCO3-)>c(CO32-)>c(OH-)>c(H+
c(Na+)>c(HCO3-)>c(CO32-)>c(OH-)>c(H+

(3)已知20℃时的溶解度:“S(Na2CO3)=21.2g,S(NaHCO3)=9.6g”.则20℃恒 温条件下向121.2g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理论上可以析出 NaHCO3
24.3
24.3
g (小数点后保留1位).
(4)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是以下四种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氨水中的两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440mL甲与120mL乙反应,产生1.56g白色沉淀M
②取440mL乙与120mL甲反应,也产生1.56g白色沉淀M
③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则产生3.12g白色沉淀M;
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甲溶液为
AlCl3
AlCl3
溶液,乙溶液为
NaOH
NaOH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Mg与CO2的反应推测,Na也能在CO2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C、Na2O和Na2CO3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开实验探究.

实验I:操作步骤为:
①按图连接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并往各装置中加入试剂;
②打开装置a上活塞一段时间;
③点燃d处酒精灯,使CO2与Na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气体使双通管冷却.
(1)装置b中装有______溶液.
(2)步骤②中,当观察到______时,才能进入步骤③.
实验Ⅱ:探究反应产物及反应机理.取反应后双通管中固体物质29.2g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洗涤,得到1.8g滤渣(干燥);
②将滤液加水稀释配成250mL的溶液;
③取25.00ml步骤②的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将生成的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
称量得固体质量为3.94g.
④另取25.00mL步骤②的溶液,滴加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用3.0mol?L-1盐酸滴定,消耗盐酸体积为20.00mL.
(3)步骤②中固体溶于水后过滤,不溶物必须经过洗涤,洗涤的具体操作是______.
(4)通过实验数据分析29.2g残留固体中,含有哪几种固体?______.其中______固体最大,为______g
(5)该探究条件下,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Mg与CO2的反应推测,Na也能在CO2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C、Na2O和Na2CO3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开实验探究.

实验I:操作步骤为:
①按图连接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并往各装置中加入试剂;
②打开装置a上活塞一段时间;
③点燃d处酒精灯,使CO2与Na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气体使双通管冷却.
(1)装置b中装有______溶液.
(2)步骤②中,当观察到______时,才能进入步骤③.
实验Ⅱ:探究反应产物及反应机理.取反应后双通管中固体物质29.2g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洗涤,得到1.8g滤渣(干燥);
②将滤液加水稀释配成250mL的溶液;
③取25.00ml步骤②的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将生成的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
称量得固体质量为3.94g.
④另取25.00mL步骤②的溶液,滴加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用3.0mol?L-1盐酸滴定,消耗盐酸体积为20.00mL.
(3)步骤②中固体溶于水后过滤,不溶物必须经过洗涤,洗涤的具体操作是______.
(4)通过实验数据分析29.2g残留固体中,含有哪几种固体?______.其中______固体最大,为______g
(5)该探究条件下,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C+2Na2O+4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1.D   2.C  3.D   4.B  5.B  6.D  7.C  8.C  9.D   10.B

11.B   12.D   13.D   14.C    15.B    16.D   17.A  18.B    19.D    20.B

21(共7分).(1)略 (1分)  极性 (1分)  (2) H2O2H++HO2-   (1分)   H2O2+2OH-=O22-+2H2O(1分)

(3)H2O2+SO2=2H++SO42-(2分)

(4)ABC(1分)

22(共7分).(1)MgO 、C   (1分)    MgO(1分)

  (2)小(1分),   在液态水中,几个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在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相互  联结,形成相当疏松的晶体,使体积膨胀,密度减小。(1分)

(3) 4NH3+5O2=4NO+6H2O (1分)      2NH3 + 3CuO3Cu + 3H2O + N2(2分)

23.(共9分)(1)①两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但盛NaHCO3的试管中反应速率要快得多(1分)

②约为53/42;(1分)   ③不正确 (1分)

⑵  ①《NaHCO3、Na2CO3 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研究》(1分)

②托盘天平(1分)、温度计;(1分)

 a吸热(1分)    b:放热 (1分)   c:NaHCO3溶解和NaHCO3与盐酸反应(1分)

24.(共14分)(1)Fe2O3  (1分)   (2)D(1分)

   (3)①氢氧化铁胶体,(1分)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且有气泡产生(1分)Fe3+ + 3SCN- == Fe(SCN)3   (1分)

       Ba2+ + SO42- == BaSO4↓(1分)

       ②Fe3+与SO32-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2分)

③2Fe3+ + 3CO32- + 3H2O == 2Fe(OH)3↓+ 3CO2↑(2分)

④SO32-有较强的还原性,CO32-没有还原性(1分);SO32-水解能力较CO32-小(1分)

(4)4-21mO

2mFe     (2分)

25.(共8分)(1)so2(1分)

    (2)30(2分)

    (3)CaC2+2H2O→Ca(OH)2+C2H2(2分)

    (4)N2\CO\C2H4(各1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