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 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 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 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 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 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 应单列一段. 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 .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 .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 .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 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 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 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 .“南取 “西举 “东割 “北收 .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 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 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 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 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 .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 .而是“开关延敌 .以“攻 对“攻 .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 .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