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根据给出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欧洲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起了很大作用.下图是以莱茵河为主干的西欧航道网图. 材料二 我国东部地区局部水网略图 (1)说明甲.乙两河的航运效益差异.并简述差异产生的原因. (2)通过甲河由下游逆水运往欧洲最大工业区的主要矿产是 .因此该工业区综合整治中.在工业布局调整方面可采取什么措施? (3)据图分析.乙河流域内多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根据给出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某两岛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图中M、N两地降水资料(单位:毫米)。
(1)简述乙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图表信息,分析M、N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简述M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两地河流在开发利用上的主要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 6O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是中华丈明的发祥地,也甘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丈化中心。

材料一    宋代曾经广泛推行“风闻奏事”的制度,负责监察的谏官可以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文献通考》云:“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此例一开,台谏官员与执政大臣势如水火。清代雍正帝曾颁布上谕,允许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根据“风闻”有密折奏事权力,这样皇帝对台谏官员在政治信息上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据统计,和雍正元年相比,雍正七年京师廷臣的折奏数量大大降低,占折奏数量最大的是地方督抚,达到70%以上。这说明皇帝依靠奏折所获取政治信息的重点是地方各省,而在以往能够把地方情形上报中央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的台谏官员。

蒋洲为山西布政使,执掌全省财政大权,期间,滥用库银,逢迎结纳,大肆挥霍,造成巨万库银亏空。赴新任时把亏空银两分摊给山西全省各府州县属员,不足部分由侵卖木植补充,被新任巡抚塔永宁奏以风闻:“臣由陕西起程赴任途次即闻得升任布政使蒋洲亏空库项,… …后细加体访,… …知蒋洲实在亏空库银二万余两。”乾隆帝即着刑部尚书刘统勋查办此案。经多方查证,蒋洲亏缺一万二千两白银,透支养廉银三千余两,侵吞工程银二千余两,结果蒋洲被处死。              ——根据 《中国古代监察创度》整理

材料二  下图为山西省和陕西省示意图及汾河河津水文站1950~2010年年累计径流量和年累计输沙量的变化示意图(年累计径流量和年累计输沙量为多年径流量和愉输沙量之和)。

(1)材料一中塔永宁自陕西省会西安前往山西省会太原,其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平原和        谷地,并简述两地形区的形成的共同原因。( 8 分)

(2)汾河流城在1971——2010 年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指出 1971——2010 年河津水文站年输沙量和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2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

(1)简要说明图中M、N、F、P四条小路走向与等高线的关系。

(2)假如图示区域发生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请阐述理由。

材料二  2010年8月7日23时,甘肃舟曲地区发生特大地质灾害,遇难1447人,失踪318人,受伤住院72人,建筑和耕地损失惨重。舟曲位于秦岭南坡,靠近四川西部,贯穿境内的河流是嘉陵江上游的白龙江。

(3)用已学知识,试分析舟曲地区今年发生特大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实践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根据《工厂法》……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根据《失业保险法》……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1919年又提高到10先令。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4)据材料三,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6分)

材料四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

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5)从材料四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材料五  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6)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点?

(7)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材料六:近几年,由于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大中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堪忧。

材料七: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8)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不少地方的房产价格开始回落,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请分析房产价格回落对人们生活和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9)结合材料七,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文字及相关简图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俄罗斯和卡塔尔举办,其中卡塔尔2004年全国人口约为74.4万人,到2010年4月全国人口增至169.1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全国的70%。俄罗斯人口在2010年约为1.41亿,但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说: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将变为5200万!


材料二:
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的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卡塔尔垦殖指数约为0.7%,俄罗斯垦殖指数约为13%。
(1)比较卡塔尔与俄罗斯的差异,完成下表。

 

俄罗斯

卡塔尔

主要气候类型

                                              

                                              

主要出口能源产品

 

 

濒临的大洋和海域

 

 

年降水量分布特征

(2)比较材料中所给两图,比例尺大的图是________(国家名)。
(3)根据材料所给内容,分析卡塔尔与俄罗斯各自在人口方面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上述问题,两国需要采取的对策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自然条件分析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11年英国人口1020万人,1911年达到了4200万人;2004年欧盟扩大后,英国对新成员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截至2005年7月英国人口达到602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37.5万人,2005年是自1962年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

材料三:欧洲四地各月气温与降水分配示意图。

   (1)读图并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河流经世界著名的          工业区,这里出产的       矿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该河入海的B国地势       ,修建的          工程享誉全球。

②图中C海域盐度低的原因:

气候方面:                                                            

                                                                            

其它方面:                                                             

③根据材料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英国两次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                                                               

                                                                    

              第二次                                                             

④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西部地区河流与东部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

河流

水文特征

形成原因

西部

东部

       材料四:……而始于16世纪的圈地运动则持续了3个世纪,它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自耕农不得不时常出卖劳动力,因为对公地和荒地的圈占使他们失去了其放牧的土地,并且也得不到燃料。早期的圈地是由羊毛价格上涨促成的,因此土地多半被用于放牧。其后,为迅速扩展的城市生产粮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人们又开始在被圈占的土地上用新的、有效的方法耕种粮食。

在1714年至1820年间共有超过600万英亩的英国土地被圈占。这一事实意味着严重的迁居问题,它给底层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租种土地或打散工,否则他们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地逐出家园这一现象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恐惧,他们站出来直言不讳地反对。……的确,别的欧洲国家也发生过圈地运动,但其程度却要轻得多。例如在法国,法国大革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土地,以至于加深了他们对故乡的依恋,使得他们不愿意收拾行李背井离乡。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2)英国圈地运动为什么“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圈地用途由放牧转变为种粮的主要原因。

   (3)英法两国农民的“迁居”和“安居”,对英法两国的经济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西欧诸国经济的发展为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经济因素不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19世纪80年代,德国创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恰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缓解了国内的劳资矛盾,促进了德国的发展,使它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英国的福利国家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也带来了二战后英国的黄金发展时期。在1950—1960年之间,西欧形成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机制。我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惠及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中,应当学习和借鉴上述经验。

   (4)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关系的认识。

    (5)我国建立健全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有什么经济、政治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