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合物逻辑推理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以化学概念的学习为基础.需要用各种化学概念来概括.组织.说明形形色色的物质及其化学现象.用关于物质的概念来概括其全部特征.运用化学概念作出有关的判断和推论.因此.概括的言语信息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主要形式. 物质之间按照一定规律转化.形成一定特征的转化关系.常见的有: (1) 直线型转化关系 金属 O2 碱性氧化物 水 碱 酸 盐 非金属 O2 酸性氧化物 水 酸 碱 盐 (2) 交叉转化关系 (3) 三角形转换关系 相似 Fe S A Fe2+ Fe3+ H2S 烯 Al B C 醇 卤代烃 Al3+ AlO-2 [例题10]在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后有NaHCO3沉淀析出.除了NaHCO3溶解度小于Na2CO3这个主要原因外.另外的原因是 . [解析]将CO2通入Na2CO3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发生后.一方面水被消耗.溶剂的量减少,另一方面生成的NaHCO3的质量比Na2CO3的质量大.均有利于沉淀析出.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的知识.要经过周密思维.认真研究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可能因素.完整地答出要点. [例题11] 设计实验验证由Cu和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中有NO.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 [解析] 在反应物中加入碳酸钠.把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无水氯化钙.再把气体通过以冰盐水做冷却剂的装置后.剩余气体用集气瓶收集.向集气瓶内鼓入空气.产生红棕色气体.说明反应有NO生成. 解答框图题的过程(甲物质向乙物质转变,丙问题向丁问题转移,反应物向生成物的不断趋进,条件向结论的曲线运动)是一个推理判断过程.具有严密的逻辑规律.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逻辑推理.搞清网络中体现的因果关系.顺承关系.递进关系等.善于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求得准确答案. [例题12]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的单质.甲.乙是2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所如图示的关系.据此判断: (1)在甲.乙两种化合物中.不含有组成X的元素的是 .不含有组成Y的元素的是 . (2)单质X是 (填“金属 .“非金属 或“既可以是金属又可以是非金属 ). (3)若单质X .则单质Y.Z分别是 ,若单质X .则单质Y.Z分别是 ,若单质X .则单质Y.Z分别是 .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有严密的推理和丰富的联想. (1)由图示:单质Y+单质Z 化合物甲.故甲中不含组成X的元素,单质X+单质Z 化合物乙.乙中不会含组成Y的元素.这种推理属因果关系推导. (2)由图示:单质X+化合物甲 单质Y+化合物乙.属置换反应.其类型很多.既可以是金属置换金属或非金属.又可以是非金属置换非金属或金属.因此结论是:既可以是金属又可以是非金属. (3)按以上置换反应进行推理和联想.可得3组答案.分别为: Mg.C.O2,Al.H2.Cl2,F2.O2.H2.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