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表1.回答7--8题. 表1 台商对大陆投资产业变化情况 时期 20世纪90年代前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 2000年以来 主要产业 制鞋.家具 计算机外设部件 笔记本计算机.集成电路 7.台商向大陆投资的产业部门变化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8.台商向大陆投资笔记本计算机.集成电路主要是为了w A.外销国际市场 B.占有大陆市场 C.能够定居大陆 D.获取生产技术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表1,回答7——8题。

表1台商对大陆投资产业变化情况

1.台商向大陆投资的产业部门变化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台商向大陆投资笔记本计算机、集成电路主要是为了

A.外销国际市场                      B.占有大陆市场

C.能够定居大陆                      D.获取生产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台湾关系的改善,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的历史与现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河流分布图

   (1)试描述该省的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2)试分析该省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并带来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0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                              一一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继而导致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在人力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古代,人口的迁移客观上加速上迁入地生产的发展。因此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岳麓版教材

材料四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农村人口涌向通商口岸等近代城市地区,成为我国人口迁移的新特点。电视剧〈霍元甲〉就表现了祖籍天津静海的武术家霍元甲(1861一1910)在上海租界开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

材料五  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从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难海外。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移民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鸦片战争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据统计,现今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包括华裔在内的有2300多万人,其中居住在东南亚地区的占了将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广东最多,其次是福建。                            一一摘自〈文化地理学〉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国内范围的政府移民主要趋向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4)在我国古代发生了多次国内范围的自发移民,将材料三中揭示的因果关系在下列图中标示出来。

(5)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大量农村人口涌向通商口岸”的影响有哪些?

   (6)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向海外移民为什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

 材料六  610万的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构成了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就业洪流。而这道就业洪流所流经的河床,已经由20年前的宽阔浩荡,演变为经济增长模式不平衡和外来危机夹击之下的愈加崎岖与逼仄。如何疏导这6l0万的就业洪流,考验和改变的,不只是每一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期许,也考验着党和政府的作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确定7项措施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四)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五)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七)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7)从经济常识的角度,谈谈国家重视就业的意义。

   (8)运用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探索广袤星空,认识神秘宇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天体运行进行科学观测和记录的国家之一。公元前十四世纪,殷商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记录。

新闻摘要:猪年正月十五,月亮被吞而食之。此次月全食的“食甚”(即月球完全被黑影覆盖)发生在北京时间7时21分……

阅读资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历所指那天是我国民间传统的_________节,写出与该节日有关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_________。

2.下列城市中有可能观察到此次月全食的是(   )

A.北京(116°E,40°N)                   B.哈尔滨(127°E,46°N)

C.上海(121°E,31°N)                       D.乌鲁木齐(88°E,44°N)

3.下图①、②、③、④四处中,与日历所示之日太阳直射点位置最接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据报道,3月4日我国山东沿海地区遭遇罕见的风暴潮。除天气原因外,恰逢天文大潮。下图①、②、③、④中,正确表示当天月球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人们在地球上观察月球时发现:

(1)月食总是出现在农历十五前后,但多数时候月半并不发生月食。根据日、地、月的相对位置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满月时月球几乎和太阳一样大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据当时紫金山天文台的“天象预报”,该月内还会出现一次“日偏食”。推算其出现的时间应为2007年3月________________日。在观察日食时,为避免眼睛受伤害,设计一种简单可行的观察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据报道,中国第一颗人造“探月”卫星将于2007年下半年发射。有人建议,从节省火箭燃料考虑,将发射基地从西昌移至海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据悉,上海为配合“嫦娥一号”工程,启动了“吴刚计划”,正式开始研制“登月车”。根据月球与地球的环境差异,研制“登月车”时应考虑的月球表面因素是(  )

①昼夜温差大  ②宇宙射线较弱  ③高低起伏大  ④重力加速度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5年10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命令,决定当年在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减免田赋并实行二五减租……结果“田赋虽免,租之减否,无人过问,蒙其利者徒有地主”。据官方对9个省的调查,有8个省基本未实行,如湖南“实行减租者殆无一人,即该省关于推行减租办法尚未拟订,致全省农民期望政府施行保障佃农减低租额甚为迫切”。……

    (1947年)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有各根据地代表参加的全国土地会议,讨论土改的政策方法等问题……在进行土改较早、较彻底的山东,据渤海地区对人均占有三地情况的调查,土改前贫雇农1.5亩,富农9亩,地主24亩,土改后贫雇农3.88亩,富农3.9亩,地主2.8亩……据统计,内战期间山东根据地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前后动员民工担任运输等任务者超过1000万人。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

   (1)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农村政策都进行了调整。据材料一指出国共两党各自制定的基本土地政策及其施行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共双方产生的不同影响。

 材料二  1956年实现农业集体化以来,到1978年的20多年中,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始终在300公斤上下徘徊。1984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近400公斤,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

   (2)结合人民公社体制的主要弊端,分析材料二所说“人均粮食产量始终在300公斤上下徘徊”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粮食生产实现重大突破的转机是什么?

    材料三

      (3)据图1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4)切实保护耕地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据图2分析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原因。

   (5)珠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原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在全国的地位明显下降,试分析原因。

材料四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关数据表

   (6)据此,有同学得出结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的地位逐步下降”。请你结合图表信息,运用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加以评析。

   材料五  几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产品价格偏低等因素的影响,粮食求大于供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2007年粮食价格比上年上涨6.3%。同年12月,国际大米、大豆、玉米、小麦等价格分别比同期上涨83.7%、74.0%、12.7%、13.3%,几乎所有国家都难逃这一轮粮食涨价风潮,居高不下的粮价甚至成为威胁发展中国家稳定的因素,有些国家采取提高税收的政策限制粮食出口。

   (7)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面对这种局势,我国应如何提高应对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