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17~18题. 17.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方式 图3-2-1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图中B地在汉朝时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 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变为干旱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完成16~18题。

16.该地形剖面图的剖面走向大致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7.图中M区域应属于

A.高原区       B.平原区    C.丘陵区           D.盆地区

18.图中L所在的区域,其农业耕作制度大致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右图,完成17~18题。

17.若图中X、Y、Z分别表示原料、动力、市场因要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①、②、③工业区位主导因素分别是市场、动力、原料

B.②类工业适宜布局在长江三角洲

C.不同发展阶段影响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先后X→Y→Z

D.目前①②③三类工业集中分布在发达国家

18.若图中X、Y、Z分别表示粮食、果蔬、花卉要素的农产品

产值构成比例,则影响③类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政策和劳动力        D.市场和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3—2—1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方式 

图3—2—1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图中B地在汉朝时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

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变为干旱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16—18题。

16图示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①华南 ②华东 ③华北 ④东北 ⑤西北 ⑥西南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17关于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18关于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雨年促进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地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2011年6月17日至18日的新一轮降雨中,湖北造成局部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大量农田被淹,水渠被毁,城镇内涝。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强降雨造成境内301万人受灾,10万多人被紧急转移,因灾死亡2人,失踪2人。部分江河水库出现超警戒水位,局部地区出现险情。据此回答12~14题。

12.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上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

A.a,c                                                B.b,c,d

C.a,b,c,d                                      D.a,b,c,d,e

13.此次严重洪涝灾害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有(  )

A.高温天气、地下水污染                    B.海啸、水土流失

C.干旱、土壤盐碱化                           D.滑坡、泥石流

14.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