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2-5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为移民进入亚马孙平原提供方便的因素是( ) A.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B.“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 的政策 C.巴西东北部气候干旱 D.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图3-2-5 25.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影响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人类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 图3-2-6是植被覆盖率与co2浓度关系图.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3—2—5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为移民进入亚马孙平原提供方便的因素是(   )

A.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B.“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

C.巴西东北部气候干旱              

D.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图3—2—5

 
 


25.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影响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人类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南美科学家不久前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首次发现了恐龙的化石,成为恐龙曾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第一手证据。下图是亚马孙河流域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为________山脉,它处于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B处__________的高原为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C处为__________高原。

(2)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方面分析一下,亚马孙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原因。

    ①太阳辐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气环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西的首都由沿海的                                     迁往现在内陆城市                         。

(4)为了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政府于1975年建成了全长5 500多千米的亚马孙横贯公路。这条公路从__________沿岸横跨亚马孙地区,一直延伸到西部__________(国家)边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南美科学家不久前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首次发现了恐龙的化石,成为恐龙曾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第一手证据。图215是亚马孙河流域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15

(1)图中A处为________山脉,它处于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B处__________的高原为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C处为__________高原。

(2)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方面分析一下,亚马孙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原因。

  ①太阳辐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气环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西的首都由沿海的                   迁往现在内陆城市            

(4)为了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政府于1975年建成了全长5 500多千米的亚马孙横贯公路。这条公路从__________沿岸横跨亚马孙地区,一直延伸到西部__________(国家)边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挪威将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的两个项目提供6 000万克朗的资助,并且还准备为另外一项专项雨林基金提供7 000万克朗。

根据巴西官方数据,在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间,有27 429平方千米的亚马孙雨林受到了毁坏。

在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间,在当局采取措施保护这些雨林后,森林砍伐的速度降到了9 600平方千米/年。

材料二 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示意图。

(1)热带雨林对水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

A.调节全球气候                             B.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调节全球水平衡                           D.形成各种流水侵蚀地貌

(2)材料二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_________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__________。

(4)材料二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__________作用增加,导致__________。没有了树木,_________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__________灭绝等严重问题。

(5)面对雨林当前形势,首先应该把__________放在首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河流是“大地动脉”,人类与之息息相关。读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原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南京、杭州等16个城市。2008年9月,长三角地区扩容为苏浙沪两省一市。

材料三:

1、图一所示河流注入          海,图二所示河流注入            洋。

2、长江流域和亚马孙河流域地势的共同特点是                                   

3、长江和亚马孙河水系分布的共同特征是                                       

4、长江和亚马孙河比较,流量较大的是         ,主要原因是                         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的是      ,主要原因是                                        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          ;航运条件较好的是                                运输量较大的是         ,主要原因是                                    

5、亚马孙河流域森林资源丰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遭严重破坏,其根本原因是    

A.当地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

C.国家的移民亚马孙平原政策          D.该国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6、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首先应当          

A.保护      B.开发     C.保护的同时加以开发     D.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

7、世界经济博览会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筹办中的上海世博会,推动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上海成为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8、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催生的国内三大旅游线,是指“东方快车之旅”、“文化之旅”、“邮轮旅游”。“东方快车之旅”依托了泛长三角地区相对完善的铁路网络,为了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内的交通联系,现正在建设中的与A线平行的是           铁路;“文化之旅”将沿京杭大运河打通中国旅游的大动脉,长三角地区属于            文化区; “

邮轮旅游”将考虑以上海为邮轮母港,游客可乘邮轮到达图四中甲、乙两港,甲是             港,乙是      港。

9、试分析长三角地区范围由原来的十六市调整为两省一市带来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