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示意图.完成24-25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海洋开发活动与污染类型关联正确的有  (    )

A.海洋捕捞——水污染     B.沿海电站——核污染

C.海洋运输——石油污染   D.港口建设——废弃物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示意图,完成问题。

海洋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其中 (    )

A.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深海盆中

B.大陆架埋藏有丰富的煤、硫、磷等资源

C.近岸带为石油、天然气最主要的分布区  

D.石灰岩在海岭分布最为广泛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示意图,完成下题。

(1)

海洋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其中

[  ]

A.

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深海盆中

B.

大陆架埋藏有丰富的煤、硫、磷等资源

C.

近岸带为石油、天然气最主要的分布区

D.

金属矿产在大陆坡上最为富集

(2)

图中,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的是

[  ]

A.

海洋牧场

B.

海洋化工

C.

潮汐发电

D.

滨海旅游

(3)

下列海洋开发活动与污染类型的关联中,正确的有

[  ]

A.

海洋捕捞——水污染

B.

沿海电站——核污染

C.

海洋运输——石油污染

D.

港口建设——废弃物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分析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今年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对亚非五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表示,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实现“走出去”战略。

   (1)请用经济常识说明中国企业该如何实现“走出去”。

当地时间2009年1月6日凌晨1时(北京时间凌晨5时),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先后穿越了西沙、南沙、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阿拉伯海,经过11个昼夜的航行,完成航渡阶段,顺利抵达任务海域在亚丁湾的会合点,进入正式护航阶段。

   (2)航行船只由东向西穿越A海峡时,船体的吃水深度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海岛和海域资源,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意义重大。B岛依托其有利的条件快速发展经济,基本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该岛自然环境呈环带状分布的特点,开发利用中重视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其海岸带为重点开发带。

   (3)试分析B岛海岸带发展的优势区位。

   (4)古代,我们的祖先曾以开放的姿态面向海洋。近代,漫长的海岸线却成为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前沿阵地。新世纪,中国人重新把海洋作为走向世界舞台的通道。

①举出古代海上中外交往的事例(举一例)                  

②举出晚清中国筹划海防的事例(举一例)                 

③中国海军护航等行动,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请你依据历史知识分析新世纪中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年6月1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向法庭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自1927年以来,通用汽车长期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然而从2005年开始,通用汽车几乎一直在亏损,2008年,日本丰田汽车超越通用汽车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完成以下4题:

纬度

 

 

 

 

2

 

 

 

 

60°

 

 

 

 

 

45°

 

 

1

 

 

2

 

 

 

30°

 

 

 

 

 

 

 

 

 

经度

90°

60°

30°

30°

60°

90°

120°

150°

汽车产业转移示意图

(圆圈表示汽车产业基地,箭头表示产业转移方向)

1.下列有关美国通用公司所在的底特律,正确的是

A、底特律水能丰富,水运便利,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

B、底特律是美国最重要的高科技产业中心,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

C、底特律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工业地带,海洋运输极为便利

D、底特律拥有雄厚的钢铁工业,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

2.通用汽车2009年申请破产保护最主要的原因是

A、煤、铁资源日益枯竭

B、人口严重老龄化,劳动力严重不足

C、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

D、产业规模不断缩小,产品结构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3.读图,第一次汽车产业转移从甲地转移到乙地,乙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

B、钢铁、化工等重工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汽车产业发展

C、出现逆城市化,有利于汽车的销售

D、国土辽阔,需要大量汽车生产

4.读图,第二次汽车产业转移从甲、乙两地转移到丙地,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的汽车生产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得益于

A、原料、燃料丰富

B、位置优越,分布集中

C、重视科技投入

D、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70分)

DCDAC   AABDC   CBDCC  BDCCD    BC  BC  AD  AB  CD  CD  BD  AC  BC  B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80分)

 

31.(12分)(1)9℃(1分)

B地降水少  因为处在西南风的背风坡

(4分)

   (3)纵坐标数值1分;

整体轮廓1分;

五个拐点2分。

   (4)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量冬季

大、夏季小;河流无结冰期;落差大、水

流急。(3分)

 

32.(16分)(1)大河的中下游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农业发达,农业基础好,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4分)   (2)热带沙漠气候 (1分) 受大陆气团影响,地形平坦,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小,植被破坏严重(2分) (3)耶路撒冷(1分)(4)  传统  新兴(2分)宇航  电子(2分) (5)罗马尼亚(1分)   对内保护性,对外竞争性;维护区域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分)

 

33.(18分)(1)变化规律:日照随高度升高增加   气温、积温随高度升高下降(2分)

原因:随高度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且同一座山随高度升高,白昼变长日照随高度升高增加  (2分)随高度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少,保温作用减弱,气温、积温随高度升高下降  (2分)

(2)46°   50°   双季稻    纬度越高,农作物分布的上限越低  (4分)

(3)南坡自然带种类复杂 (1分)   南坡相对高度大,水热条件差异大;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2分)

(4)各种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当海拔上升,气候、水等资源的数值低于某一极限时,某些农作物就不能生长。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形成各自的农作物分布。(4分)

 

 

34.(18分)(1)(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角度来分析)长江流域面积广;。地处湿润气候,降水量大且暴雨集中;植被破坏严重。(6分)   (2)植被覆盖率较高(2分)      (3)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4分)(4)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蓄洪泄洪能力减弱;湖泊淤积,调蓄径流能力减弱;水库淤积,降低水库防洪标准(4分  答出其中2点得4分 )整体性(2分)

 

35.(16分)(1)东部季风区     西部地带(4分)

   (2)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同理,同样等级的灾害,在人口稠密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要大得多。(6分。只要从两地差异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害、土地龟裂、盐渍化等(3分)

   (4)地震、滑坡、泥石流、暴雨、洪涝、水土流失等(3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