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形成知识网络 物质的分离是将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别分开.得到几种比较纯净的物质.物质的提纯是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的性质不同.选择适当的实验手段将杂质除去.得到一种较纯净的物质. 除升华和萃取以外的几种物质的分离方法.学生在初三化学的学习中都已经有所接触.其中的冷却结晶和蒸发结晶既是中考的热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本节课学生接触到升华和萃取两种新的物质分离方法.将这些新旧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 类型 混合物各组分性质 分离方法 实例 固态混合物 一种可溶.另一种不溶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粗盐的提纯 各种物质均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别比较大 溶解.加热.冷却结晶 NaCl与KNO3的分离 一种物质有升华特性 加热升华 碘与砂子的分离 气态混合物 各种气体与不同吸收剂的作用不同 洗气 CO2与H2O的分离 液态混合物 溶质在互不相溶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萃取 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 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 蒸馏 石油分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对深化物质性质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将零乱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某同学整理了关于氯元素的相关知识,请你补充完整.
(1)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第三周期、第ⅦA族
第三周期、第ⅦA族

(2)氯、硫、磷三种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Cl>H2S>PH3
HCl>H2S>PH3
,氯、溴两种元素的单质中,氧化性强的是
Cl2
Cl2
,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
取少量NaBr(HBr)溶液,向其中通入氯气,溶液变为橙色,则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
取少量NaBr(HBr)溶液,向其中通入氯气,溶液变为橙色,则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

(3)含有氯元素的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A、B中氯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且均是共价化合物,A为强电解质,B具有漂白性,写出A→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HCl(浓)+MnO2
  △  
.
 
MnCl2+Cl2↑+2H2O
4HCl(浓)+MnO2
  △  
.
 
MnCl2+Cl2↑+2H2O
;C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C与H2SO4相比,酸性强的是
HClO4
HClO4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对深化物质性质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将零乱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某同学整理了关于氯元素的相关知识,请你补充完整.
(1)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
(2)氯、硫、磷三种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氯、溴两种元素的单质中,氧化性强的是______,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______.
(3)含有氯元素的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A、B中氯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且均是共价化合物,A为强电解质,B具有漂白性,写出A→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MnCl2+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转化网络可以概括几类反应,其中A、B、D、E、M、N、X、Y均表示一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无机物,反应②、③、④、⑤的生成物可以是一种或几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时,若反应①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则M为
 
 Y为
 

(2)A为金属单质时,若M为NaAlO2溶液,N为棕黄色溶液,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是
 

(3)A为气态单质时,若B为黄色固体,D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则M的原子结
构示意图为
 
,B的电子式是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时,也有很多组物质符合网络图中的转化关系,请列举一例(要求反应①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A、B的化学式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转化网络可以概括几类反应,其中A、B、D、E、M、N、X、Y均表示一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无机物,反应②、③、④、⑤的生成物可以是一种或几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时,若反应①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则M为_______Y为_______
(2) A为金属单质时,若M为NaAlO2溶液,N为棕黄色溶液,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 A为气态单质时,若B为黄色固体,D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B的电子式是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 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时,也有很多组物质符合网络图中的转化关系,请列举一例(要求反应①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A、B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