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验纯后点燃.净化气体时.应先净化后干燥.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验证所产生的气体.

(1)填写装置的作用:B
防止倒吸
防止倒吸
,C
验证有SO2生成,同时除去SO2
验证有SO2生成,同时除去SO2
,G
防止空气中的H2O进入F
防止空气中的H2O进入F

(2)先点燃
A
A
处酒精灯(填“A”或“E”),点燃E处酒精灯前一步操作
检验氢气的纯度
检验氢气的纯度

(3)证明有SO2生成的现象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

(4)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E中黑色(CuO)变成红色(Cu),F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E中黑色(CuO)变成红色(Cu),F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如果去掉装置D,还能否根据F中的现象判断气体中有氢气?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因为混合气体中可能含H2O,会干扰H2的检验
因为混合气体中可能含H2O,会干扰H2的检验

(5)反应后A的溶液中含有Fe3+和Fe2+,检验其中的Fe2+的方法是
取A的溶液,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红色褪去,证明有Fe2+
取A的溶液,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红色褪去,证明有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后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若是其他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NaHCO3溶液;
⑦碱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1. A.
    ①②③⑤⑦
  2. B.
    ①②④⑤⑥
  3. C.
    ①②③④⑤
  4. D.
    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进行分液操作时,先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然后再慢慢旋开活塞.


  1. A.
    ①②③⑤
  2. B.
    ①②④⑤⑥
  3. C.
    ①②③④⑤
  4. D.
    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后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若是其他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NaHCO3溶液;
⑦碱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A.①②③⑤⑦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后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若是其他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NaHCO3溶液;
⑦碱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