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2009年12月7日.被誉为“人类拯救地球最后机会 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共同协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请结合下列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途径①是指 ▲ 作用,碳在②处主要是以 ▲ 的形式进行传递.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从大气进入 ▲ 的速率与返回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 (2)导致CO2过量排放的主要原因是 ▲ .另外.森林的过量砍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不仅使图中途径①有所减弱.而且被砍伐后的植物剩余部分在 ▲ 作用下.也能释放出CO2.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2009年12月7日,被誉为“人类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共同协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请结合下列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途径①是指________作用;碳在②处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从大气进入________的速率与返回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
(2)导致CO2过量排放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另外,森林的过量砍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不仅使图中途径①有所减弱,而且被砍伐后的植物剩余部分在________作用下,也能释放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2009年12月7日,被誉为“人类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共同协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图一为科学家提供的大气中每月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图;图二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一所示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
B.图二中c过程代表光合作用,f过程代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C.图二所示的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可能为乙>甲
D.图二中丙所代表的生物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I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2009年12月7日,被誉为“人类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共同协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请结合下列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途径①是指   作用;碳在②处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从大气进入   的速率与返回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

(2)导致CO2过量排放的主要原因是   ,另外,森林的过量砍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不仅使图中途径①有所减弱,而且被砍伐后的植物剩余部分在  

作用下,也能释放出CO2

II. 2001年,Schittek等科学家从人体汗液中分离得到一种称作Dermcidin(DCD)的人汗腺抗菌肽,这种物质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等的活性,有望成为替代普通抗生素的一类新型药物。研究人员已分离获得了控制DCD合成的基因。请据此回答问题:

(1)为了评估DCD的抗菌性,研究人员用大肠杆菌进行了抗菌实验。分别在未加入DCD的培养基和    的培养基中接种    。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的    ,确定该物质的抗菌效果。实验所用培养基为细菌生长提供的主要营养有   。在此基础上,培养基还需满足细菌生长对   、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应用PCR技术可以对DCD基因进行体外大量扩增。此过程需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反应体系中应提供模板、引物、    作为原料以及 酶。同时,通过控制   条件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理论上,若要将DCD基因转入其他生物,可将此基因与  连接构建形成重组DNA之后导入受体细胞,在此构建过程中需用到的工具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