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 (1)某文献报道了不同金属离子及其浓度对H2O2氧化降解海藻酸钠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以上实验均在温度为20℃.ω(H2O2)=0.25%.pH=7.12.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8mg/L条件下进行. 图I中.a:H2O2 b:H2O2+Cu2+ c:H2O2+Fe2+ d:H2O2+Zn2+ e:H2O2+Mn2+ 图II中.f:反应时间为1h. g:反应时间为2h ①由上述信息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藻酸钠溶液粘度的变化加慢可反映出其降解反应速率的快慢 B.Zn2+对该降解反应的催化效率比Cu2+和Fe2+高 C.相同条件下.Cu2+浓度越大.该降解反应速率越快 D.一定条件下.Cu2+浓度一定时.反应时间越长.溶液粘度越小 ②由图I知Mn2+能使该降解反应的反应速率 .其原因可能是 . (2)H2O2可用于制备过氧乙酸.所以在过氧乙酸中常残留H2O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产品中过氧乙酸的浓度.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1:准确量取V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少量硫酸, 步骤2:用浓度为c1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V1mL(只发生反应:MnO-4+H2O2+H+→Mn2++O2↑+H2O.未配平), 步骤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摇匀.暗处放置5~10min(此时过氧乙酸转化为乙酸), 步骤4:用浓度为c2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步骤3所生成的I2.接近终点时加入指示剂.最终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为V2mL (发生反应为I2+2S2O2-3=2I-+S4O2-6), ①写出步骤3中“过氧乙酸转化为乙酸 的离子方程式 . ②步骤4中加入的指示剂为 . ③上述实验测得过氧乙酸的浓度为 mol/L. 17.磺胺是应用广泛的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在合成过程中.如果将 和H2NCONH2以2:1反应则得到A.但如果以1:1反应则可以得到有机物B. ①写出A的结构简式 . ②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要求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c.分子中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反应III的反应类型是 . (3)写出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 . (4)以己二胺[H2N(CH2)6NH2]和CH2=CH2为原料.其它无机试剂自选.以流程图形 式表示合成 的过程. 例:由乙醇合成聚乙烯的反应流程图可表示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共12分)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浓度,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将10.00 mL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 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化学式分别填在下列横线和括号内。   

   MnO4- +   H2O+   H==    Mn2+  +   O+   (   )

(3)移取10mL过氧化氢溶液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不用碱式滴定管盛装KMnO4标准液的原因是                                       ,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盛装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每空2分)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L密度为ρ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 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衡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3) 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

(4) 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mol/L KMnO4标准溶液V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双氧水、过硫酸钾是工业上常用的氧化剂、消毒剂。工业上以铂为阳极,铅或石墨为阴极,电解NH4HSO4溶液得过硫酸铵【(NH4)2S2O8】溶液,其工艺流程为:

(1)将电解后的溶液送往水解器中在减压条件下水解、蒸馏、浓缩分离,精馏得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剩余溶液再循环使用。
①写出电解NH4HSO4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水解器中(NH4)2S2O8溶液的水解方程式              
③铂价格昂贵,试分析电槽阳极用铂不用铅的原因            
④试分析水解器中使用减压水解、蒸馏的原因              
(2)在电解后的过硫酸铵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钾,析出过硫酸钾固体,过硫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常被还原为硫酸钾,80℃以上易发生分解。
①将0.40 mol过硫酸钾与0.20 mol硫酸配制成1 L溶液,在80 ℃条件下加热并在t时刻向溶液中滴加入少量FeCl3溶液,测定溶液中各成分的浓度如右图所示(H+浓度未画出)。图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         

②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硫酸钾(K2S2O7)两种盐溶液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反应,得到紫红色溶液。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每空2分)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L密度为ρ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 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衡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3) 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

(4) 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mol/L KMnO4标准溶液V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Ⅰ试写出中学阶段常见的两种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Ⅱ.实验室中通常用MnO2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已知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猜想其他盐溶液也可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过程: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 mL 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解离出Fe3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甲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        同学的猜想,理由是                            

(3)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记录如下,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

向盛有5 mL 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的 HCl,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无明显现象

               

              

向盛有5 mL 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的Fe2(SO4)3,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