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离粗产物:反应结束待反应液冷却后.用直形 冷凝管换下球形冷凝管.将其变为蒸馏装置进行 蒸馏.得到的粗产物中除主产品外.还含下列选 项中的 ①C4H9OH ②SO2 ③(C4H9)2O ④Br2 ⑤NaHSO4 ⑥H2O ⑦H2SO4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分)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下图A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若实验中用乙酸和含18O的乙醇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       
(2)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试管Ⅰ中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有机层的厚度/cm
A
2mL乙醇、1mL乙酸、
1mL18mol?L-1 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3.0
B
2mL乙醇、1mL乙酸
0.1
C
2mL乙醇、1mL乙酸、
3mL 2mol?L-1H2SO4
0.6
D
2mL乙醇、1mL乙酸、盐酸
0.6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mL和     mol?L-1
②分析实验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3)若现有乙酸90g,乙醇138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88g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图中( )内为适当的试剂,【 】内为适当的分离方法.

①试剂a是         ;分离方法②是         ,分离方法③是      .分离方法①是分液,在具体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乙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乙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乙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乙酯从上口放出
②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5)为充分利用反应物,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上面图中甲、乙两个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取烧瓶中的产物).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由正丁醇(用n?C4H9OH表示)制备正溴丁烷(沸点:101.6 ℃)的反应如下:n?C4H9OH+NaBr+H2SO4―→n?C4H9Br+NaHSO4+H2O
副反应:n?C4H9OHCH3CH2CHCH2↑+H2O
2n?C4H9OH(n?C4H9)2O+H2O
3H2SO4(浓)+2NaBr(固)=2NaHSO4+Br2↑+SO2↑+2H2O
已知反应物及其用量:固体NaBr 0.24 mol,n?C4H9OH 0.20 mol,浓H2SO4 29 mL,H2O 20 mL。
制备过程经历如下五个步骤,试回答下列问题:
(1)投料: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0 mL水,再慢慢加入29 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冷却至室温后,再依次加入0.20 mol正丁醇(约18 mL)和0.24 mol溴化钠,充分振荡后加入几粒沸石。
①冷却至室温后再加正丁醇和溴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

A.减少HBr的挥发
B.防止正丁醇的挥发
C.防止溴化钠被氧化
D.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炭化结焦
②本反应中硫酸与溴化钠作用生成氢溴酸,氢溴酸与正丁醇作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正溴丁烷。硫酸的用量和浓度过大都对本制备不利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回流:反应装置选择Ⅱ而不选择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装置中冷凝水应该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水。

(3)分离粗产物:反应结束待反应液冷却后,用直形冷凝管换下球形冷凝管,将其变为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的粗产物中除主产品外,还含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
①C4H9OH ②SO2 ③(C4H9)2O ④Br2 ⑤NaHSO4   ⑥H2O ⑦H2SO4
(4)洗涤粗产物:将馏出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洗涤后,分液得有机层。如果不能判断哪层是有机层,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方法来判断。对有机层,进行洗涤除杂、除水后可得到粗产品。
(5)收集产物:将干燥好的产物移至小蒸馏瓶中,加热蒸馏,收集99~103 ℃的馏分。要证明最终产物是n?C4H9Br,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由正丁醇(用n-C4H9OH表示)制备正溴丁烷(沸点:101.6℃)的反应如下:
n-C4H9OH+NaBr+H2SO4→n-C4H9Br+NaHSO4+H2O
副反应:n-C4H9OH 
H2SO4
CH3CH2CH=CH2↑+H2O
2n-C4H9OH
H2SO4
(n-C4H92O+H2O
3H2SO4(浓)+2NaBr(固)═2NaHSO4+Br2↑+SO2↑+2H2O
已知反应物及其用量:固体NaBr0.24mol,n-C4H9OH0.20mol,浓H2SO429mL,H2O20mL.
制备过程经历如下五个步骤,试回答下列问题:
1.投料: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水,再慢慢加入29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冷却至室温后,再依次加入0.20mol正丁醇(约18mL)和0.24mol溴化钠,充分振荡后加入几粒沸石.
(1)冷却至室温后再加正丁醇和溴化钠的目的是
 

A.减少HBr的挥发B.防止正丁醇的挥发
C.防止溴化钠被氧化D.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炭化结焦
(2)本反应中硫酸与溴化作作用生成氢溴酸,氢溴酸与正丁醇作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正溴丁烷.硫酸的用量和浓度过大都对本制备不利的主要原因是
 

2.加热回流:反应装置选择Ⅱ而不选择Ⅰ的原因是
 
.在反应装置中冷凝水应该从
 
(填A或B)端进水.
3.分离粗产物:反应结束待反应液冷却后,用直形冷凝管换下球形冷凝管,将其变为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的粗产物中除主产品外,还含下列选项中的
 

①C4H9OH    ②SO2 ③(C4H92O   ④Br2⑤NaHSO4 ⑥H2O    ⑦H2SO4
4.洗涤粗产物:将馏出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洗涤后,分液得有机层.如果不能判断哪层是有机层,可以用
 
方法来判断.对有机层,进行洗涤除杂、除水后可得到粗产品.
5.收集产物:将干燥好的产物移至小蒸馏瓶中,加热蒸馏,收集99-103℃的馏分.要证明最终产物是n-C4H9Br,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