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试管 用来盛放少量药品.常温或加热情况下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可用于制取或收集少 量气体. 注意:① 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 1/3处. ② 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l/2.加热时不超过l/3. ③ 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 ⑵ 烧杯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注意:① 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② 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 ⑶ 烧瓶 用于试剂量较大而又有液体物质参加反应的容器.可分为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和蒸馏 烧瓶.它们都可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蒸馏烧瓶用于蒸馏以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 注意:① 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用于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也可用于其他热浴. ② 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1/2. ⑷ 蒸发皿 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注意:①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② 盛液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③ 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 ⑸ 坩埚 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注意: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②取.放坩埚时应用坩埚钳. ⑹ 酒精灯 化学实验时常用的加热热源. 注意: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 ② 用漏斗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l/3. ③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④ 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⑤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⑥ 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中盐酸的用途十分广泛,常常用来制备气体。

(1)某小组同学欲用4 mol/L的盐酸配制230 mL 0.4mol/L 盐酸溶液,需取用4 mol/L盐酸           mL,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量筒、   烧杯、胶头滴管。

(2)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

   B.移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C.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又倒出一些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Ⅱ)(16分)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在世界上首先得到了氯气。已知Cl2和碱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产物不同,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3Cl2+6KOH   KClO3+5KCl+3H2O )

  
  图中:A为氯气发生装置;B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C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D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圆底烧瓶里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通过      (填仪器名称)向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完毕经冷却后,B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右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编号字母);从B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     (填实验操作名称)。该小组同学发现制得的氯酸钾产量偏低,可能的一种原因是Cl2中含有杂质,该杂质成分     (除水蒸气外,填化学式),如何改进                               

(3)实验中可观察到D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4)请在装置图方框中画出缺少的实验装置,并注明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__.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_____(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

(3)取6.4 g铜片和12 mL 18.4 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某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②下列药品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烧瓶中确实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铁粉

b.银粉

c.碳酸氢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4)为定量测定余酸物质的量浓度,某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先测定铜片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测定SO2的量的方案很多,下列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将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将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活动。

 

请你参与实验并完成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2 g 锌粒放入锥形瓶内,通过分液漏斗加入1 mol·L-1稀硫酸40 mL,收集10 mL气体,通过记录      得到反应速率为x mol·(L·min)-1。实验开始时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乙同学用图2装置测定Na2CO3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甲、乙两试管各有两根导管,用橡胶管连接对应接口后,倒置盛稀硫酸的试管,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则固体混合物和稀硫酸应分别置于     仪器中(填仪器编号); 

G管可以用化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用仪器来替代,这种仪器是   ; 

仪器甲、乙接口的连接方式如下:A连接  ,B连接   ,C连接   (填写各接口的编号); 

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收集完气体后,丙装置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丙同学与甲同学实验目的相同:用图3装置测定生成的CO2的质量,但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请你分析其中使测定结果可能偏大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提示:H2C2O4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为5.4×10-2)

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2)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分液漏斗中A溶液一次性放下,A、B的成分见下表:

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反应停止之前,相同时间内针管中所得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实验序号填空).

(3)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 mL 0.1 mol/L H2C2O4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1 mol/L KMnO4溶液.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H2C2O4溶液和KMnO4溶液的试管),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振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该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但该组同学始终没有看到溶液褪色,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