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教材中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的是两辆小车同时运动进行比较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使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变得简单易行.如图所示. (1)实验中要研究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其做法是使两小车的质量相同.两托盘中所放砝码的数量 .让两辆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制动.便可通过测量两小车拽过的绳子的长短来比较两小车的加速度.这样做依据的物理公式是 . (2)在探究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实验中采用的是在两托盘中放相同数量的砝码.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小车 相同.为了检验小车的加速度a是否与其质量m成反比.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可采用做出一次函数图象的方法.如果纵坐标表现加速度a.其横坐标应该选用 . (3)处理数据时.总是把托盘和砝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合力.两实际上小车所受合力比托盘和砝码的重力要 一些.因此.为使实验结论的可信度更高一些.应使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尽可能 一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教材中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的是两辆小车同时运动进行比较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使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变得简单易行,如图所示。

 
 


   (1)实验中要研究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其做法是使两小车的质量相同,两托盘中所放砝码的数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让两辆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制动,便可通过测量两小车拽过的绳子的长短来比较两小车的加速度。这样做依据的物理公式是                  

   (2)在探究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实验中采用的是在两托盘中放相同数量的砝码,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小车          相同。为了检验小车的加速度a是否与其质量m成反比,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可采用做出一次函数图象的方法。如果纵坐标表现加速度a,其横坐标应该选用           

   (3)处理数据时,总是把托盘和砝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合力。两实际上小车所受合力比托盘和砝码的重力要        一些(选填“大”或“小”)。因此,为使实验结论的可信度更高一些,应使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尽可能       一些(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教材提供的方案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正要打开夹子时的情况。某同学指出了实验时的几个错误,其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

B.拉小车的细线应平行桌面

C.实验电源应为交流电电源

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打点计时器应距左端较远

E.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

(2) 用接在50 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 1两点间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2=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s, 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教材提供的方案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正要打开夹子时的情况。某同学指出了实验时的几个错误,其说法正确的有

A.该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

B.拉小车的细线应平行桌面

C.实验电源应为交流电电源

D.释放小车前打点计时器应向左移动以靠近小车

(2)(2分)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电动机和白炽灯的电功率均等于热功率

C.雷雨天气外出时,在空地上应立即蹲下,以免成为雷电的袭击目标

D.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属于交流电的有效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a.分别以合力F 和加速度a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2所示的点迹,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该同学列举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
精英家教网
(1)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
(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低;
(3)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
(4)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
通过进一步分析,你认为比较合理的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a.分别以合力F 和加速度a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2所示的点迹,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该同学列举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
精英家教网
(1)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
(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低;
(3)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
(4)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
通过进一步分析,你认为比较合理的原因可能是 (  )
A、(1)和(4)B、(2)和(3)C、(1)和(3)D、(2)和(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