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东升西落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完成9-11题. 9.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32°N B.32°S C.58°N D.58°S 10.如果该地位于大陆西岸.其气候特点和沿岸洋流性质分别应该是 A.终年炎热干燥--暖流 图5 B.终年温和多雨--暖流 C.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寒流 D.冬季暖湿.夏季干热--寒流 11.冬季.位于这一纬度的蔬菜生产基地.为使塑料大棚获得最佳太阳光照.塑料大棚的斜坡与地面的倾角应不大于 A.34°34′ B.55°26′ C.58° D.81°26′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见下图)
材料二:
    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很多人选择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的人们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
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在这种
    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它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根据图文材料所揭示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题研究,一般先提出主题,再设计研究思路。
    请写出你设计的主题词(限4—6字):_______________。
    下面有四个研究思路步骤,你认为合理的程序应该是:
    ①讨论给城市带来的危害 ②认识主题是什么 
    ③提出减少对城市影响的措施 ④调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代码)
(3)我们如何减少这种有害影响?现在请同学们献计献策(至少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暑,此市的小明在周六约了几个好朋友到公园玩,出门时正逢旭日东升,游玩回家时正值夕
    阳西下,一共花了15个小时。请回答:
①小明回家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     ]
    A、A
    B、B
    C、C
    D、D
    E、E
②此日,该城市旭日东升时,其地方时是
[     ]
    A、4点30分
    B、6点30分
    C、19点30分
    D、6点
③下列说法可信的是(多项选择题)
[     ]
    A、如果此时发生强烈的太阳活动,在南极附近很可能看到美丽的极光
    B、该城市一天的最高温出现在12点
    C、地中海地区正是多雨时节
    D、夕阳西下时,该市太阳高度为0° 
    E、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