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的数学期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Eξ=0.05且η=5ξ+1,则Eη等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Eξ=0.05且η=5ξ+1,则Eη等于(  )
A.1.15B.1.25C.0.75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Eξ=0.05且η=5ξ+1,则Eη等于( )
A.1.15
B.1.25
C.0.75
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某校高三数学竞赛初赛考试后,对考生成绩进行统计(考生成绩均不低于90分,满分150分),将成绩按如下方式分成六组,第一组[90,100)、第二组[100,110)…第六组[140,150].如图为其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若第四、五、六组的人数依次成等差数列,且第六组有4人.
(Ⅰ)请补充完整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估计这组数据的平均数M;
(Ⅱ)现根据初赛成绩从第四组和第六组中任意选2人,记他们的成绩分别为x,y.若|x-y|≥10,则称此二
人为“黄金帮扶组”,试求选出的二人的概率P1
(Ⅲ)以此样本的频率当作概率,现随机在这组样本中选出的3名学生,求成绩不低于120分的人数ξ分布列及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德阳中学数学竞赛培训共开设有初等代数、初等几何、初等数论和微积分初步共四门课程,要求初等代数、初等几何都要合格,且初等数论和微积分初步至少有一门合格,则能取得参加数学竞赛复赛的资格,现有甲、乙、丙三位同学报名参加数学竞赛培训,每一位同学对这四门课程考试是否合格相互独立,其合格的概率均相同,(见下表),且每一门课程是否合格相互独立,

课     程

初等代数

初等几何

初等数论

微积分初步

合格的概率

(1)求甲同学取得参加数学竞赛复赛的资格的概率;

(2)记表示三位同学中取得参加数学竞赛复赛的资格的人数,求的分布列及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

答案

D

B

C

C

C

D

B

D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将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1.  0                          12.                    

    13.     -1                       14.            

15.                16.                 17.___ ④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第18-21题每小题14分,第22题16分,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数列满足:

(Ⅰ)记,求证:是等比数列;(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Ⅰ)

是等比数列;

(Ⅱ)

19、如图,平面四边形ABCD中, AB=13, AC=10, AD=5,,=120,

(Ⅰ) 求;  (Ⅱ) 设求实数xy的值.

解:(Ⅰ)设

(Ⅱ)

(其他方法解对同样给分)

20、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相等,DE分别是CC1AB1的中点,点FBC上且满足BFFC=1∶3 

(Ⅰ)若MAB中点,求证  BB1∥平面EFM

(Ⅱ)求证  EFBC

(Ⅲ)求二面角A1B1DC1的大小 

(1)    证明 连结EMMF,∵ME分别是正三棱柱的棱AB

AB1的中点,

BB1ME,又BB1平面EFM,∴BB1∥平面EFM 

(2)证明  取BC的中点N,连结AN由正三棱柱得  ANBC

BFFC=1∶3,∴FBN的中点,故MFAN

MFBC,而BCBB1BB1ME 

MEBC,由于MFME=M,∴BC⊥平面EFM

EF平面EFM,∴BCEF 

(3)解  取B1C1的中点O,连结A1O知,A1O⊥面BCC1B1,由点OB1D的垂线OQ,垂足为Q,连结A1Q,由三垂线定理,A1QB1D,故∠A1QD为二面角A1B1DC的平面角,易得∠A1QO=arctan 

(建立坐标系解对同样给分)

21、已知点D在定线段MN上,且|MN|=3,|DN|=1,一个动圆C过点D且与MN相切,分别过M、N作圆C的另两条切线交于点P.

(Ⅰ)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点P的轨迹方程;

(Ⅱ)过点M作直线l与所求轨迹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B,

,且λ∈[2-,2+],记直线l

与直线MN夹角为θ,求的取值范围.

解:(Ⅰ)以直线MN为x轴,MN的中点为坐标原点O,

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PM-PN=(PE+EM)-(PF+FN)=MD-ND=1

或PM-PN=(PE+EM)-(PF+FN)=MD-ND=-1

∴点P的轨迹是以M、N为焦点,实轴长为1的双曲线(不包含顶点),

其轨迹方程为(y≠0) 

(Ⅱ)设A(x1,y1),B(x2,y2),则=(x1+2,y1),=(x2+2,y2)

设AB:my=x+,代入得,3(my-)2-y2-2=0,

即(8m2-1)y2-24my+16=0.

 =λ,y1=-λy2,∴ 

得,

∈[-2,0],即

 ,故

22、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有

(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

(Ⅰ)若,求函数的解析式;

(Ⅱ)试问: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当的最小值是?如果存在,求出实数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Ⅲ)设),求证:当时,

解:(Ⅰ)时,,故有,由此及是奇函数得,因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Ⅱ)当时,

①若,则在区间上是减函数,故此时函数在区间上没有最小值;

②若,则令,且在区间上是减函数,而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故当时,

综上所述,当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3.

(Ⅲ)证明:令。当时,注意到,故有

       ①当时,注意到,故

       ②当时,有,故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从而有

       因此,当时,有

       又因为是偶函数,故当时,同样有,即

       综上所述,当时,有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