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中的“我 是什么?以“我 的口吻来叙述.有什么作用?答: . .(2)新老主人都说“好.诗礼传家.好 .他们说这一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答: .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21分,每小题3分)

1.(答案:A。B项”园”――“圆”, wěi――wēi,C项chù――cù,D项“拙”――“绌”。)

2.(答案:C。 (侵蚀:①逐渐侵害使变坏 ②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 。侵袭:侵入并袭击。附会:把没有关系的事物说成有关系,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说成有某种意义。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覆盖:①遮盖②指地面上的植物,对于土壤有保护作用。涵盖:包括;包容。)

3.(答案:D。分析:A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B屡试不爽:屡次实验都不错。爽,差错。与语境不符。C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者很危险的地步。对象错误。D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4.(答案:B。分析:A. “痛心疾首”后边的冒号改成逗号。C.因为是课程名,所以所有的书名号改成双引号。D.两个问号分别改成逗号和句号。)

5.(答案:C。分析:A、“三折、四折甚至五折”,语序不当。B、应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后加“的记载”,成分残缺。D、主客倒置,可将“对于”放在句子开头,或在“百姓”后面加“来说”。)

6. (答案:C)

7.(答案:B。A项《左传》“保存了春秋战国时的史料”错误,应删去“战国”。C项中孔尚任的《桃花扇》不属于元代杂剧,应是清代传奇。D项“莫泊桑”改成“雨果”。)

二、(9分,每小题3分)

8.(答案是B。丢掉了主要信息。“更宽的范围”应改为“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

9.(答案是A。B颠倒了因果。应该改为“当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时,心脏收缩;当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排出时,心脏舒张”。C“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是不符合“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的事实。D“收缩”改成“舒张”。)

10.(答案是B。强加因果。前后句没有因果关系。原信息的表述为:“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最终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然而人们却一直没有发现这种遗传基因。直到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HP。”也就是说:人们对冬眠奥秘的传统解释先产生了怀疑,之后,日本科学家才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了控制冬眠的特殊蛋白质。)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B(具葬:凑足丧葬的费用。)

12、A(①为:替②为:被 ①则:就 ②则:却 ①以:把 ②以:认为)

13、C(“(樵)笑去”应为“(民)笑去”)

14、D(文中 “善于应变,临机独断”改为“体恤百姓,根据民情作出适当调整”。)

四、(17分)

15、(8分)

①译文:他治理益昌三年,牢狱里没有关押的百姓,百姓不知道什么是徭役。(2分)

②译文:他向上级申请宽放期限,不去严厉勒逼百姓,不让他们低价卖出粮食丝绸。(2分)

③译文:受到皇命荐举贤才的时候,就说:“我担心找不到人才去完成皇命。”等到有了好官贤才,有几个人能够赏识。(4分)

(译文)

何易于曾经做益昌县县令。益昌县离刺史的治所四十里,县城在嘉陵江南岸。有一次,刺史崔朴乘着春光明媚,带了许多宾客,坐着大船,唱歌喝酒,从上游放舟东下,船一直到益昌县附近。船到,就下令要民夫拉纤。何易于就把朝版插在腰带里,拉着纤,与几个民夫一起拉着船,跑上跑下奔忙。刺史发现县令在拉纤,很吃惊,问他为什么。何易于说:“现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于春耕,就在侍弄春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损失。易于是您主管下的县令,现在没啥事干,可以来承当这个差使。”刺史听了,和几个宾客跳出船舱,上岸骑马一起回去了。

    益昌县的百姓多数在附近山上种茶树,收了茶叶赚得的钱完全归自己。正遇到盐铁官具奏朝廷要严格执行专卖制度,皇帝下诏书说,凡专卖物品生产地的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诏书贴到县里,何易于看了诏书说:“益昌不征茶税,百姓都还没法活命,何况要增加税赋去害百姓呢!”他下令要差役把诏书铲掉。差役争辩说:“皇上的诏书说,‘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现在铲去诏书,比隐瞒的罪名更重。我不过丢一条命,大人您难道不会因此而流放到海角天涯?”何易于说:“难道我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苦难?我也不让你们承担罪名。”他就自己放火,把诏书的木牌烧掉了。州里的观察使知道了这事的情形,因为何易于勇于挺身为百姓,到底也没有把这事上报而弹劾他。

本县百姓死了,死者的儿子年幼、家业破败无力办丧葬的,何易于常常拿出自己的官俸钱,叫手下人给那家办丧事。百姓来缴租税,其中有头发花白、弯腰偻背拄拐杖的,何易于一定招他过来给他吃东西,问他政治上什么事办得对、什么事办得不对。百姓有事争讼,何易于都亲自和他们谈话,给他们分清是非黑白,犯了罪的,小罪就劝导,大罪就杖打,都当场打发回去,不把他们交给狱吏。他治理益昌三年,牢狱里没有关押的百姓,百姓不知道什么是徭役。以后调派到锦州罗江任县令,治理的方法和在益昌一样。当时,已故的宰相裴公(度)正担任锦州刺吏,特别赞赏何易于的政绩。裴公曾经下到罗江去视察他办理公务,带的随从不超过三个,他就是这样清楚地知道何易于的廉洁俭约的。

会昌五年,我路过益昌。有百姓详细告诉我何易于怎样治理政务,并且说:“皇上设立考绩制度来勉励官吏,可是何易于仅仅考到中上级,这是为什么呢?”我问:“何易于催缴赋税做得怎样?”回答说:“向上级申请宽放期限,不去严厉勒逼百姓,不让他们低价卖出粮食丝绸。”“他催服劳役做得怎样?”回答说:“县里开支费用不够,就把自己的官俸拿出来贴补,宽放贫苦百姓的劳役。”路过有权势的人物,他怎样招待?”回答说:“供应车马,开具证明,其他什么也没有。”“捕捉盗贼怎样?”回答说:“全县没有发生过盗贼案件。”我说:“我在京城里,每年听到给事中考核州县官吏,说是:‘某县县令某人,考绩得某级,可以得到某官。’问那些官员的政绩,就说:“某人催缴赋税有成绩,比限期提早完成,某人监督劳役有功劳,能为官府节省开支费,某人所管县是交通要道,往来路过官员都说他接待得好;某人一年能抓到多少盗贼。’县令的考绩,就是这样子的。”那百姓听了我的介绍,一句不说,笑着走开了。

我认为如今在朝廷掌权的人,都懂得要迫切搜求人才。到急需补充官员的时候,就说:“我耽心没有好官可以共同治理。”受到皇命荐举贤才的时候,就说:“我担心找不到人才去完成皇命。”等到有了好官贤才,有几个人能够赏识?再说,像何易于这样的好官,即使活着得不到什么,他死后一定美名流传,因为我们还有史官呢!

16.(6分)(1)上片场景辕丽热闹,是动态之美,以“乱”字点出;下片场景寂静清幽,是静态之美,以“闲”字点出。(2分)

(2)天色已晚,僧人在月下迈着悠闲的步子回到寺院。“钟声”和“篆香”使这轮朗月充满了禅意,表现了词人自在从容的举止和洒脱旷达的胸怀。(4分)

17.按要求填空。(3分)

(1)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答“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也可)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18分)

18.文中“我”的命运一共发生了三次变化。老主人在世时,“我”风光一时;老主人去世后,“我”被新主人囚禁在储藏室;新主人到中国经商发财后,重又将我挂起来装点门面。(3分)

19.本文的线索是“牌匾”或“牌匾命运的变化”;(2分)作者以“砸”为题,是对新加坡青年一代漠视传统文化甚至功利性地用传统文化来装点门面这一现象的不满,对传统文化受冷遇这一现状深深的忧虑。(3分)

20.(1)“我”是一块写着“诗礼传家”四个字的牌匾。文章用拟人化的手法,以“我”的口吻来叙述,内容上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在行文上更为自由,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便于故事情节的展开。(3分)(2)不同。老主人说的意思是希望将“诗礼”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自己家中代代相传,而新主人则想借这一块牌匾来装点门面,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份。(3分)

21.B、E(采用了倒叙的方法:现在――回忆过去――现在,小说情感的起伏;向我们展示了两个不同的现实世界和文化世界)(4分)

六、(13分)

22.(4分)示例:你是班里的体育健将,多才多艺又能见义勇为,不少方面素质很好;(2分)如果能增强纪律观念,与同学交往时言行文明(或在生活细节和文明习惯等方面再提高一点素养),你就是最棒的。(2分)(能肯定优点、指出缺点、语言得体即可得分)

23.(前后中心词不一样,句式结构,关系紧密)

参考示例: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控制别人,但你可以把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你不能选择出生,但你可以改变命运。

你不能左右环境,但你可以调整心态。

你不能预知未来,但你可以掌控现在。

24.内容与形式方面的特点分别为2分、3分。①通过“典”与“点”谐音双关,巧妙突出了词典对于学习现代汉语的作用;②以对仗形式,突出了词典规范现代汉语、传播中华文明的巨大价值。③运用排比,突出了词典对于求学与人生的重要作用。

七、作文(60分)25.按高考评分标准评改。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