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作用对象 两个物体 同一个物体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一定同时产生或消失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力的大小关系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力的方向关系 方向相反且共线 方向相反且共线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前者是同种性质力,而后者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②前者分别作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后者作用于同一物体上

③有作用力必有其反作用力,而平衡力可能有也可能无

④平衡力的效果可以抵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不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6?静安区模拟)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弹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受此启发,一组同学研究“金属线材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横截面为圆形的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其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与截面半径成反比.
B.他们准备选用一些“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长度、不同半径的线材”作为研究对象,用测距仪、传感器等仪器测量线材的伸长量随拉力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通过实验取得如下数据:
长度 拉力伸长直径 250N 500N 750N 1000N
1m 2.52mm 0.4mm 0.8mm 1.2mm 1.6mm
2m 2.52mm 0.8mm 1.6mm 2.4mm 3.2mm
1m 3.57mm 0.2mm 0.4mm 0.6mm 0.8mm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对他们的假设进行了补充完善.
(1)上述科学探究活动中,属于“制定计划”和“搜集证据”的环节分别是
B
B
C
C

(2)请根据上述过程分析他们的假设是否全部正确?若有错误或不足,请给予修正.
在弹性限度内,金属丝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与截面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还与金属丝的长度成正比.
在弹性限度内,金属丝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与截面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还与金属丝的长度成正比.

在弹性限度内,金属丝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与截面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还与金属丝的长度成正比.
在弹性限度内,金属丝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与截面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还与金属丝的长度成正比.

(3)求出这种线材的伸长量与拉力以及材料的长度、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4)有一工程要使用一根能承受98000N拉力的线材,按设计要求,其受拉力后的伸长不能超过原来长度的1/1000.现有一根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横截面积为0.8cm2,请通过计算说明能否使用这根金属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海淀区模拟)(1)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

①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D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②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部分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图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为l,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可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
2
l
g
2
l
g
,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
3
gl
3
gl

(2)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所用的实验器材如下:电压表V、电流表A、滑动变阻器(0~10Ω)、电源、小灯泡、开关以及导线若干,并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并进行实验,将得到的实验数据通过描点的方式记录在图4的I-U坐标系中(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①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读出图3中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将该组数据标注在图4的I-U坐标系中,然后画出小灯泡的I-U曲线;
③若将该同学在此次实验中所用的小灯泡L连接在图5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不计,电阻R=5.0Ω,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P=
0.16
0.16
W.(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最后部分的简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俯视图),位于水平面内的粗实线所示的圆环真空管道是正、负电子作圆运动的“容器”,经过加速器加速后的正、负电子被分别引入该管道时,具有相等的速率v,它们沿管道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管道内控制它们转弯的是一系列圆形电磁铁,即图中的……,共n个,均匀分布在整个圆环上(图中只示意性地用细实线画了几个,其余的用细虚线表示),每个电磁铁内的磁场都是匀强磁场,并且磁感应强度都相同,方向竖直向下,磁场区域的直径为d.改变电磁铁内电流的大小,就可改变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从而改变电子偏转的角度.经过精确的调整,首先实现电子在环形管道中沿图中粗虚线所示的轨道运动,这时电子经过每个电磁铁时射入点和射出点都在电磁铁的同一条直径的两端,如图(2)所示.这就为进一步实现正、负电子的对撞作好了准备.

(1)试确定正、负电子在管道内各是沿什么方向旋转的?

(2)已知正、负电子的质量都是m,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e,重力不计.求电磁铁内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最后部分的简化示意图如图11-3-19所示(俯视图),位于水平面内的粗实线所示的圆环形真空管道是正、负电子作圆周运动的“容器”,经过加速器加速后的正、负电子分别引人该管道时,具有相等的速度v,它们沿管道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管道内控制它们运动的是一系列圆形电磁铁,即图中的n个A1、A2、A3、……An,并且均匀分布在整个圆环上(图中只示意性地用细实线画了几个.其它的用虚线表示),每个电磁铁内的磁场都是匀强磁场,并且磁感应强度都相同,方向都竖直向下.每个磁场区域的直径为d,改变电磁铁内电流的大小,就可改变磁感应强度,从而改变电子偏转角度的大小,经过精确的调整,首先实现了电子沿管道的粗虚线运动,这时电子经每个电磁铁时射入点和射出点都在圆形电磁铁的直径两端,这就为进一步实现正、负电子的对撞作好了准备.

  ( 1 )试确定正、负电子在管道中分别沿什么方向运动;

  ( 2 )已知正、负电子的质量都是m,所带的电荷为e,重力不计.求电磁铁内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