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质熔沸点的比较 ⑴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⑵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 四种晶体熔.沸点对比规律 ①离子晶体:结构相似且化学式中各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小(或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的).键能越强的熔.沸点就越高.如NaCl. NaBr.Nal;NaCl.KCl.RbCl等的熔.沸点依次降低. 离子所带电荷大的熔点较高.如:MgO熔点高于 NaCl ②分子晶体:在组成结构均相似的分子晶体中.式量大的分子间作用力就大熔点也高.如:F2.Cl2. Br2.I2和HCl.HBr.HI等均随式量增大.熔.沸点升高.但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有氢键存在熔.沸点较高. ③原子晶体:在原子晶体中.只要成键原子半径小.键能大的.熔点就高.如金刚石.金刚砂.晶体硅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④金属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数越大.金属原子半径越小.其熔.沸点也就越高.如ⅢA的Al. ⅡA的Mg.IA的Na.熔.沸点就依次降低.而在同一主族中.金属原子半径越小的.其熔沸点越高. ⑶常温常压下状态 ①熔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 ②沸点:液态物质>气态物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

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Mn元素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比较两元素的l2l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

(2)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

①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

②六氰合亚铁离子(Fe(CN)64-)中的配体CN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写出一种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式_________;

(3)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三氯化铁晶体为________;

(4)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同)。
A. 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 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升高
C. N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两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的
D. 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 用VSEPR理论预测PCl3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B. SO2和CO2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 在NH4+和[Cu(NH3)2]2+中都存在配位键
D. 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已知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msnmpn,R原子核外L层的电子数为奇数,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
(3)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如图是Z和X形成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代表X),可确定该品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
(4)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A、B,试比较它们的热稳定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5)Q和X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甲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该分子中含有____个π键。
(6)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乙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7)这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____ 晶体;Q、R、X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用元素符号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同)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升高
C.N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两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的
D.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I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VSERP理论预测PCl3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B.SO2和CO2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D.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III.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已知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msnmpn.R原子核外L层的电子数为奇数,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请回答下列问题:精英家教网
(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如图是Z和X形成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O代表X),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2)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A、B,试比较它们的热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3)Q和X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甲的空间构型是
 
,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该分子中含有
 
个π键.
(4)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乙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5)这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晶体;Q、R、X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1)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① CO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CO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杂化,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有(各写一种):       

② 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③ Ni(CO)6为正八面体结构,镍原子位于正八面体的中心,配位体CO在正八面体的六个顶点上。若把其中两个CO配位体换成 NH3 ,得到新的配合物有       

④ 配合物分子内的作用力有    (填编号)。

A.氢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D.配位键

(2)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

⑤ 镓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              。比较第一电离能Ga      Zn(填 “>”、“=”、“<”),说明理由                          

(3)铜是是第四周期最重要的过渡元素之一,其单质及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

⑥ CuH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中Cu+的配位数为         。CuH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如易分解、能与水反应、在氯气中燃烧等。写出CuH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Mn元素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
①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六氯和亚铁离子〔Fe(CN)64-〕中的配体CN-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与
CN-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三氯化铁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4)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的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体分别如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